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争辩北伐策
枢密院的作战计划半个月之后就拿出来了。赵炅仔细地看了两天,然后再次召开御前会议。计划主要是由曹彬拟定的。北伐部队分为两大集团,其中南线主力集团分路由雄州和保州齐头并进,扫清幽州外围敌大小据点,会师于幽州城下,而后再与契丹援军决战。
西线集团则由雁门关出击山后,作牵制性进攻,相机夺取云、应、寰、朔诸州,使辽军不能全力救援幽州。另须指派一名得力大将领精兵万人负责自雄州至幽州的粮道安全。
曹彬讲完,王显又根据枢密院掌握的敌情,详细地描述了幽州以南契丹守军的分布,部队的战斗力,乃至山川道路,敌军可能采用的进退路线等等。
赵炅听得很认真,不过难以掩饰脸上的失望表情。他听完之后,沉吟了一下,淡淡地说道:“卿等所拟的计划,似是过于平淡。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朕只见正兵,未见奇势。卿等用兵何其呆板耶?”
曹彬、王显等人愕然相视,没有人开口接话。
赵炅见状,微微一笑,兴致勃勃地讲出了自己的计划。他说道:“朕意欲将大军分为三路。中路由雄州北进,经涿州,逼近幽州;西路由并州出雁门,掠山后诸州,东向进围幽州;西北路经飞狐,灵丘,破蔚州,入山后与西路军合,拊幽州之背;中路军为正兵,宜大张旗鼓以吸引契丹主力于幽州周围;西面两路为骑兵,出敌之不意,以高屋建瓴之势,猛拊敌背;中路大军便可趁势掩杀,以收两路合击之效。这就是兵法上所说的‘扼吭拊背,全胜制敌’之策。”
(注:飞狐,地名,即飞狐口,今名北口峪,也称四十里黑风洞,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宋家庄乡北口村南,是太行山脉的最东端,恰当太行山脉和燕山、恒山山脉的交接点;其军事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成为千百年来兵家必争之地。)
(注:扼吭拊背,【èhángfǔbèi】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死命。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
张齐贤的脸上现出了惊异之色。曹彬倒是镇静自若,他明显地犹豫了一下,终于缓缓地开口道:
“陛下圣虑非常,不是臣等所能望其项背。两路夹击之势诚深得兵法之要旨,扼吭拊背之形则稳操克敌制胜之机。臣等所虑在于,出雁门往幽州,道路崎岖迂远,不利于大军机动;山后数州,契丹经营日久,欲战胜攻取,亦恐耗时费日。当年周德威从晋阳出师取幽州,并没有取道雁门关北上,而是由飞狐经涿州北上包围幽州。”
曹彬停顿了一下,瞄了皇帝一眼,赵炅的脸色倒还算平静,曹彬又接着说:“此外,契丹闻我大举兴师,亦不会束手就擒,臣料其必以倾国之力来争幽燕;若西路大军数月之间不能抵达幽州,彼乘此良机,集中全部力量与我中路大军决战,则胜负之势,殊难预料。”
没等别人插话,张齐贤立即接口道:“曹公所言,臣深以为然。用兵之道在于以强击弱,以明惑昧。兵分则弱,力聚则强;现在我军分为三路,无主次之别,看似军势壮大,实则犯分兵之忌;契丹虽然被视为戎狄,然而士马强悍,不容轻视。耶律德光曾跳梁南下,直入汴京;虽云胜之侥幸,亦非纯粹偶然。况且,山后大军鏖战数月,纵然能够进抵幽州,亦恐已是士马疲惫,粮仗皆绌,此所谓‘强弩之末,其势难穿鲁缟’,臣恐陛下难以倚之为奇兵。”
这回,赵炅的脸色却出奇的平静,他的眼光扫视了一下每一个人,似乎试图通过每个人脸上不同的表情来揣摩其内心的活动,片刻之后,他才淡淡地说道:“卿等畅所欲言,朕甚是欣慰。此事容朕再妥为思虑,以校其优劣。”
众人听到这话,便不再多言,一一拜辞退下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