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银州和泰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章 银州和泰山
        入春以后,天就没怎么晴过,雨就没怎么停过,赵炅的心情从年初开始就没怎么好过。滑州报上来说,黄河在房村决口了。正是春耕时节,赵炅咬了咬牙,划拉出来五万禁军,交给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田重进去抢险救灾,加固河堤。

        前几天,刚派了人悄悄去工地上密访了一回,说是工程进展顺利,主役官员甚至亲自下到工地担土背石,看样子决口就快要堵上了。

        刚把密探打发走,枢密院就转来了知夏州尹宪的一份军情报告。好消息是夏州一带的蕃人部落二百七十多个酋长,五万多户都明确表示归顺朝廷,接受朝廷的安置调停;坏消息是两年前逃走的李继迁被发现躲在银州北面的地斤泽一带,现在纠集了千把号人,时不时地袭扰银州和夏州。这伙人来去如风,时聚时散,大军出击,屡屡扑空。

        赵炅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召集中枢的大臣们,还特意找来李继捧一起商议对策。

        看了报告之后,大臣们普遍认为,李继迁不过是一介跳梁小丑而已,无须劳动圣虑,只须责令银夏驻军密切监视,相机一举歼灭即可。

        赵炅看看李继捧,李继捧迟疑地回应道:“臣管束不力,应当其罪。李继迁自幼顽劣,不喜读书,喜弄刀剑骑射,膂力过人,素为部众所推服。我父祖五代,世守西土,恩结蕃部;若李继迁以此笼络胁从,虽是小丑跳梁,亦可为国家他日之忧。愿陛下不要掉以轻心。”

        赵炅赞许地点点头,问道:“你当年节制银夏的时候,有什么良策可以制服蕃人?”

        李继捧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蕃人剽悍凶狠,素无信义,臣之力也只是羁縻罢了,哪里能够制服他们?”

        (羁縻【jīmí】,羁,马络头;縻,牛靷;引申为笼络控制。秦、汉、唐朝对西南少数民族采用羁縻政策,以夷制夷,承认当地夷人头目,封以王侯,纳入朝廷管理。宋、元、明几个王朝称土司制度。)

        会议的决定是,暂时不用兴师动众,只命令知夏州尹宪相机进剿。

        让宰相们意外的是,四月初的时候,突然有成群结队的操着京东一带口音的人涌入开封。这伙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上千号。初四这天上午便齐刷刷地跪在丹凤门外,乱糟糟地呼喊着什么。不一会儿,就有內侍出来询问,为首的老者说道:“我等皆是泰山乡亲,伏见国泰民安,四海升平,恭请圣驾行封禅大礼,以告天下!”

        內侍回去报告后,过了好一阵子,宰相宋琪从丹凤门里出来,告诉泰山父老说:“封禅是件大事情,朝廷还须商议,大家伙回去等消息吧!”说完,拱手一揖就转身走掉了。

        父老们仍然不肯离去,嚷嚷着要见陛下,又吵吵闹闹了半个时辰,也不见什么动静,便三三两两地散去了。

        宰相们被这一突发事件搞得措手不及。争执了两天之后,才由首相宋琪领衔上书,请行封禅大礼。这一请求,不出意外地被皇帝拒绝了。深谙此道的大臣们继续上书,三次之后,终于接到诏书,说定于十一月于泰山行封禅之礼。半个月后,内侍们被陆陆续续派遣出京监督从开封到泰山的道路维修;宋琪被任命为封禅大礼使。

        随着一个多雨的春季而来的,是一个天气变幻莫测的夏季。五月二十六,一大早,天气便十分的闷热,到了傍晚就已经浓云密布;夜漏刚上,整个宫城上空电闪雷鸣,声势骇人。

        前殿值守的内侍首先闻到了焦糊的气味,然后便看到了乾元和文明二殿顶上冒出的浓烟。好在大雨接踵而至,火也没有大烧起来;只是烧毁了大殿的一角,需要维修一下,朝会却只能临时转移到长春殿举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