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朱梅落 (1 / 2)
秦宽利用秦翼明私下里交给他的梅花画册将新安郡王世子朱恭梅引到石柱城北的石苍山脚下,这里哪有那画册上的景致,除却冷冽的老北风呼啸而过,只能见到那光秃秃的石头山,这时就算这位世子爷再蠢、再没有见识,也知道自己被人给算计了。
朱恭梅努力的定住心神,颤微微的对秦宽问道:“这位兄台,咱们是不是走错道了?”
秦宽一听,顿时乐了,也装着糊涂糊弄他道:“世子爷,没错,这里不正是石苍山吗。您先下来瞧瞧,准没错!”
说着,他还伸手一把将朱恭梅手上端着的梅花画册给夺了回来。
朱恭梅这下顾不上害怕了,忙下车告饶道:“这位好汉!大爷!你我前无冤后无仇的,您怎么把我给诳到这荒山野地来了?”
“如果是好汉大爷们手头紧,那小的愿意……”
朱恭梅边说边往身上乱摸,摸了半天,也只扯下块随身佩带的玉佩来,他见秦宽几人没有出声,又赶紧对驾车的朱同喝骂道:“你这狗才身上有没有带银两,还不快些拿出来给这几位大爷!”
朱同被这么一喝,顿时也醒了过来,这新安王府的人也真是没用,看来只是平日里帮着他们主子做些吆五喝六的钩当利索,见到了真有危险的事儿马上就变成软脚虾了。
秦宽看也没看朱同随后找出来的十几两碎银,不过,朱恭梅递过来的那块玉佩他倒没放过。现在事情已经明了,也就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了,随之秦宽紧盯着朱恭梅,狠声道:“世子爷,实话跟你说,我们兄弟几个是“八大王”标下老营的亲兵。眼下到处缺粮,却听说你们新安王府藏有大批粮食,于是,老营的管事们便想着让我们来向世子和郡王爷借点,就不知,世子爷和郡王爷愿不愿意行这个方便?”
朱恭梅也听不明白“八大王”是个什么东西,还是在朱同的提醒下才知道,原来秦宽说的是当今天下的大流寇头子张献忠,这可把他吓了个半死。这种德性,要是他祖宗洪武皇帝泉下有灵,真要被他这逆孙气的给活过来,当然,眼下洪武皇帝是活不过来了,他的这位“孝子贤孙”又哪敢不答应人家,但他之前也留了个心眼,于是便试着拖延,哭丧着脸求饶道:“好汉!大爷!邢将军!不知您要多少军粮?但据小的所知,我们郡王府上也没有多少余粮,还望您能够体恤着些!”
“是吗?”秦宽怎会看不出他心里打什么鬼主意,他也不先做回复,而是反手打了个响指,马上,不远处便有几匹马奔了过来,其中一匹马上一骑一横乘着两个人,待到近边一看,世子爷马上傻眼了,原来,横在马背前的不是别人,正是被他支去郡王府留信的朱化。
新安王府里的郡王爷朱肃源这些时日也一直愁眉苦脸的,不为别的,这个年成,天灾人祸的不断,别说当今皇上几年前开恩给他新指派的石柱城西外上千亩田的田租收不上来,就连他那些从新安县带来钱粮现在也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
这还亏是这里的崇祯皇帝要大度些,若是换作咱们史书上的那位,可是到死的时候也没有忘记防着他们这些各地番王,怎么还会替他们的生计着想。
但现在说这些都没有用,流寇们已经席卷天下,就算她秦良玉死忠于朝廷,这石柱也不定守得住,再说就算守住了,她的那几万白杆军也是要吃粮食米的,可是如今到处都缺粮,她部下要是有人煽风点火,说他郡王府有粮,来个明偷暗抢可该怎么办。
朱肃源自个儿坐在前厅里叹着气,这时他的女儿朱梅落带着丫环红儿走了过来,她见到她爹这个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按着朱梅落的想法,王府上存着近万石的粮,在这个时候就应该捐出大半给守城的白杆军将士还有那些活不下去了的百姓,可她这守财如命的爹怎么会听她的呢。
朱梅落捡了个就近的位子坐在了她爹身旁,又忍不住的劝说道:“爹,依女儿看,您还是去趟司帅府,和秦总兵说咱们王府愿意捐粮助军,这样一来,既缓和了咱们郡王府同守城将士们的关系,又保住了咱们郡王府的安危,而且老百姓得知此事之后,也一定会说爹您是一位体恤将士、爱护百姓的好王爷不是?”
见朱肃源没什么反应,朱梅落又提醒道:“现在石柱到处都缺粮,要是您一直没个表示,恐怕那些饿极了的官兵百姓们会像从前在新安遇上的流寇们一样,不管不顾的就冲进了郡王府,就算不杀人,来个放火什么的,到时候还不得让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而且,现在大明天下比前几年还要乱,当年您托着皇上的福祉,能够提前把大部分的钱粮给运到石柱来,可如今,咱们郡王府可是找不到像这样的好退路了!”
朱肃源被女儿说的越来越心虚,但他还是死鸭子嘴硬,“梅落,你一个女儿家,知道些什么。常言道,手上有粮,心里不慌,咱们郡王府上上下下几百口人丁,如果把粮都捐出去了,吃什么?再说,要是到时候城池又没守住,让谁来保护咱们一家子人的性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