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梅落人间腊月天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梅落人间腊月天 (1 / 2)
        梅云时空的天地与我们所处的天地大致相同,只有一些细微的地方略有偏差,这一处的天地里也有一个类似我们地球的星球,而它现在所处的时期正好对应我们历史上的大明王朝。

        今年是梅云时空的大明崇祯十五年,梅云历公元一六四二年,这里也同我们历史上的大明末期一样,王朝的根基已经彻底的腐烂,大厦将倾只是短时间的问题。

        地处川东的石柱县紧靠着湖广西侧的恩州,而那一边正是当今天下两大巨寇之一张献忠所处的势力范围。张献忠虽然没有囊括天下的雄心壮志,但对四川这块肥沃的土地那是垂涎已久,现在他部下的流寇早已席卷了湖广江淮一带,却因为和另一个比他还要强大的寇首闯王李自成产生了地域之争的矛盾,这让他不得不提前了进攻川地的步伐。

        与我们历史上所不同的是,张献忠大军并没有那么顺利的攻入四川,因为,在这里,石柱县是他大军进入川地的最佳地点,因为只要攻破这里,后面便有一条坦途直通省府成都,而此地的守将正是赫赫有名的白杆军女将军秦良玉老帅,怎么可能让他的队伍轻而易举的就得逞呢。

        时下渐入了深冬腊月,扼守石柱最前线的平梁古寨白杆军将士与张献忠大军已经接连交锋三个多月,依靠着险要的地势和将士们保国卫国的决心,张献忠几十万大军愣是没能拿下此处关隘,这让他又气又急,这时,他的义子李定国向他献策,说是既然此处难攻,不如留下一员猛将率领几万人马在此牵制,而义军大部悄然北上,继而纷扰邻近府县,若是此地的守将秦翼明出现轻敌之意,或是他处被侵扰府县求助白杆军,到时候当他们分心之时,正好出其不意拿下此寨。

        张献忠听后觉得在理,便令手下大将刘挺举率五万人马留在此处,让他见机行事不可轻动,自己则带着其余的大队人马望北边的夔州方向而去。

        秦翼明三个月前才被他的姑母秦良玉委派过来,他作为白杆军中的二号人物、石柱的副总兵官,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刚刚他在得知斥候来报张献忠撤去大军之时,并没有就此放松警惕,而是隐隐觉得这事有些不正常,但想到如今天寒地冻,军中将士们缺衣少粮,还有很多受了箭伤的将士急需医治,他又只能先放下这些杂念,让帐中亲兵把被他派去前寨守寨的亲卫副官秦宽叫了过来。

        秦宽是秦府上管家秦安的小儿子,小伙子向来为人机敏,秦翼明有什么事情也喜欢用他,这回要派人回去催粮,秦翼明又想到了他,不要以为这种事情是个人都行,如果真那么想,那就错了,当然,这并不是说秦良玉老帅会故意卡着他们,而是石柱县整个都缺粮已久,估计也难筹到多少粮。

        如此,只能想些别的法子了,老百姓比他们还苦,自然不能再去征粮,也征不上来,但在石柱城西住着一户几年前从外地逃难来的王爷,新安郡王朱肃源,他们一家子是几年前从河南逃过来的。别看他家是逃难的,但他祖上可是正儿八经的太祖第五子周王朱木肃,家里的钱粮那可是堆积如山,可是,此人奸涩无耻、嗜财如命,哪有那么容易在他那弄到粮。

        秦良玉老帅夫、父两家都是忠于朝廷的忠臣良将,虽然耻于朱肃源这种人的品性,但也做不出强逼他们家出粮的事情,而且在他们家初来之时,还在城西划了一处上好风水的地方让他们建房子,想来这也正是朱肃源想着在这石柱城里立足的原因。

        秦翼明常年带兵征战四方,骨子里的性格彪悍豁达,比起他那年迈稳重的姑母要灵活变通一些,他现在想着的是寨中无粮,将士们要挨饿,挨饿如何守得住这古寨,那后果让人不用想都知道会如何。特殊时期还是要想一些特殊的办法才行,于是,在秦宽带着几名亲卫回石柱要粮之前,秦翼明又对他单独交代了一番。

        秦宽连连点头,他也早对那新安郡王一家子看不顺眼了,既然老爷对他说了这么一套可行的法子,他自然得赶快赶回去。

        秦宽几人骑着马卯时出发,刚过午时便赶到了石柱城,他们先是去了城中的帅府,向秦良玉老帅交代了寨中缺粮的事情,结果和他们之前知道的一样,石柱城里果然没粮,看着老帅一愁莫展的样子,秦宽等人也没有多留,说是先回趟秦府明日再来。

        秦府位于城北,秦宽他们几人出了帅府却去了城西,现在时间紧迫,他们还是要想办法到新安王府附近碰碰运气。

        原来,新安郡王朱肃源膝下只有一儿一女,他那世子朱恭梅和他秉性差不离多少,而且他还是位坐不住的主,在这石柱城里那是出了名纨绔,但他这人却还有另外一个毛病,那就是爱附庸风雅,竟然因为自己名字里面有个梅字,便学着人家喜欢一些带“梅”的物事来,当然,在这腊月天里有那特别艳丽奇傲的真梅花,这位世子爷也会毫不犹豫的想办法得到。

        秦宽几人在一处破败的民房里换上了平常商客的服饰,随后便上了城西的玉石街,想不到在一座名唤“望君楼”的酒店里还真看到了这位名满石柱城的世子爷。

        朱恭梅坐在二楼沿街的席位上,身后站着两位他王府上的奴仆,他自己则有些兴致不高的喝着自带的“醉十香”,那个被他用上好绸绒布包裹着的鹦鹉笼子也摆在了酒桌上。

        鸟笼里的黄鹦鹉学着主人的腔调,不停的嚷着:“没劲!没劲!连个像样的莱也没有!连个像样的莱也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