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章 满载而归 (3 / 4)
十四岁的科举叫做秀才试,如果考过了就会以秀才身份被送京城参加会试,那是考举人。如果不能中,那么这些人除了嫡系之外都会赶快放弃科举路,转而攻百科路。
为啥?就是因为科举太费钱财精力,与其皓首穷经,不如赶快学一技之长,商人子弟会去学算学,当小官吏的家庭会派孩子去学法典刑名律例。
好白自己就是独生嫡子,那是铁杆的继承人,家里也有资材足够供他读书,可是他不是那块材料,所以家中并没有太多要求,毕竟家主还真不一定就需要你多大功名,其他嫡亲子弟有几个能有资质去攻读功名就行了,家主还是需要操持家业为重。
就比有的习武门派,他们的掌门人往往就是武力最强大的,也是最强战力输出,其实这在真的大型门派里面是极少见到的哦。
因为,大型的门派往往都是掌门人整理处理繁琐的门派事务,根本没有足够时间去刻苦修炼武艺,要不然那些长老干嘛用?各个武学殿堂都吃干饭嘛?一个门派的良好运营下去,当然需要更多后辈来者,这新鲜血液不断,一代更有一代强,才是良性发展道路,至于掌门人他们并不需要武力最强悍,他们需要更多的反而是管理的才能。
每次打架都要掌门撑场面,这都是小家子气了,真的大门派都是派出门中供养的长老团去打群架就够了。
就好比一个大学,你校长是博士有啥用?你教出来一堆堆博士才是本事嘛,校长一个管理学本科就可以胜任了,一个道理嘛。
好家不用操心这些事情,可是其他兄弟几个就操碎心了,老三墨鹏举那是一心想要习武,可最终被家族阻挠,老四寒锦如其母亲从生了他就体弱多病,就是现在也是躺在床上需要人伺候,这也使得他从小立志专攻医科。
老五台振海还有老六甘正浩不用说了,这些人都有各自的缘故,才不得已选择了医科这条路罢了,但凡文科科考能上秀才了,他们家族都会供养他们去考举人这条路。
一旦秀才不能拿下,那么都会被逼着掉头专攻百科为未来谋划一条出路。文科科举那么难嘛?难!难上加难!
大夏朝的科举分为明理、明经、策论、明法、诗赋,这个五大类里面每个考生根据自己所学重点选择其中两个科目,但是都要加一个明治。
明理说的是对事务有清晰的宏观的看法,你至少正能量吧,所谓读书为了明理,这道理都说不明白,就别考官了,基本明理还是很好过的,往往很多人选择明理科作为首选。
明经,那是要求你熟读圣人典籍,每一行每一段都要倒背如流,那是死记硬背啊,当然你就算明理明经通过死记硬背能过去也没用,这些都是理论知识纯粹的书生,很难得到提拔的哦。
策论是从太祖皇帝开始就每次都被皇家重视的一个方面,很多学子但凡有点能力都会选这个的,因为最容易一步登天直接升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