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章 满载而归 (2 / 4)
郎中也算圣人外室学徒,那是因为他们需要开方拿药,这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大字不识一个那是没办法做郎中的啊。
当初秦朗还好奇,问村中一个石匠大伯,你看这木器啊还有铁器还有石碑上面不都很多字嘛,为啥还那么多人不识字。人家哈哈大笑,这自古匠人哪里需要字?能雕刻出字来,那是手艺活,并不意味着就需要认识字。
他们都是照影画形,对于匠人来说那些字统统都是画,都是一个个的图案而已,他们只需要根据要求用自己的手艺来体雕刻出来就可以了,至于上面写什么他们无需操心,也就使得木作营铁匠营的识字率低的吓人。
在北城郡呆了这么几天,没事就和兄弟们打屁聊天,也算了解了,他们为什么考医科了。大夏朝并非只有科举文试,还有武举和百工科。
医者医科考之外,那作画也是有画科的丹青妙法,国家鼓励一切文化创作,也给他们都分配了不同的级别和犒赏。
相对于那些秀才举人进士这种正统科举出身的人来说,其他百科考出来的人肯定是差远了,一般主政的官员必须是文考科举出身,而从事那些专业的部门的官员反而大多拥有百科科考的出身。
术业有专攻,圣人书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可也要吃饭不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因为他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是一个大累赘,根本没办法创造出人们日常所需的东西,让他们去管理更会一团乱麻。
有了百科考之后,就可以不断给朝廷输送各种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比如医官署衙门吧,往年地方上经常出现的瘟疫传染病这些事情,大灾之后必然有大疫出现,往年都是官府处理。
有了医科考,有了医官署衙门,这样的事情就不贵地方的官员管辖了,医官署在每个城市都有司药局,联合当地的医药体系就自己可以建立防疫防病的机构,使得天下更加安稳了。
可这些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读圣人书,不求你拥有考文科功名的文化程度,但是至少也是童生级别才能承担。
医科作为工的一个分类,设定了足足二十一的大夫台阶,文科科举不过才秀才举人进士三个阶段罢了,二十一个阶梯使得工科的道路变得漫长而崎岖。
路过不是出类拔萃的人物,是很难爬到上面去的,这样层层筛选使得下方不断夯实,产生了金字塔结构,沉淀下来的人就补充到社会基层里面去,社会只会更加稳固皇权难以撼动。
好白几个人都是走过科举路的,不管他们,全大夏朝的贵族富户,但凡是家里有点资产的而且有男丁,必然都会让子孙首先选择科举这条路。
每个男丁到了十四岁到十六岁之间都要必须去参加一次科举正规考试的,十二岁岁时候必须完成童生考试,也就是小学毕业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