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1892年的发展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1章 1892年的发展 (1 / 3)
        ,我的意呆利

        随着将巴尔干小火苗平息之后,意大利终于能够全力开始享受战争的丰厚成果了。

        在阿尔巴尼亚与科索沃,数万铁路建设者正在加紧对都拉斯至普里什蒂纳的铁路线进行建设。作为科索沃最主要的运输线路,同时也是山地载重铁路,这条铁路也是采用了最新式的建造技术,钢筋混泥土浇灌技术。

        钢筋混凝土浇灌的桥墩与桥梁,有更大的承重力,更高的强度,以及坚固性。能够承载更重的列车行使,所以这项技术的出现,让工程界有了大发展。

        不过虽然钢筋混泥土有着种种优点,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的不算多。

        其实,钢筋混泥土这项技术出现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在1868年,一个法国园丁就浇灌了第一个实用的物件,钢筋混凝土花盆。

        没错,就是花盆。

        到1872年,纽约才出现第一个钢筋混凝土建筑。

        至于现在,钢筋混泥土用的也不算多,因为制约钢筋混泥土技术发展的原因还是成本问题。这项技术需要用到大量的钢筋以及水泥,而目前钢铁和水泥的价格可不便宜,要是大规模采用该技术,那会推高成本。

        这也是在1900年之前,钢筋混泥土没有大规模运用的主要原因。

        至于为什么意大利要在这条铁路上采用该技术,说到底还是为了运输。与推高造价相比,其带来收益更能惠及意大利工业的发展。这笔账,政府还是能算清的。

        而且科索沃的矿产开发,让铁路建设更加迫不及待。目前科索沃有3个大型煤矿场正在建设,还有1个中性铅矿场、2个中性锌矿场、1个大型铬矿场,以及两个银矿场。如此多的矿场开发,都是得益于大量地质勘探队在科索沃进行的艰苦努力。

        而这些矿场建设完毕后,除了在当地进行粗略的筛选加工之外,都需要运往本土。

        没有这条铁路,那么运输将是一个大难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