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67章 回京述职(下) (2 / 2)
今年年底长安还有一个歌舞表演的就是从青藏高原下来的青海歌舞团,团长就是民族歌唱家兼商人的洛桑,他召集了青海50多民间艺人组成了这个歌舞团,随着押送吐蕃俘虏的队伍一起进了长安,在大明宫为大唐朝廷表演。为此唐志专门给他们写了几首表现农奴解放的歌曲,《天路》、《翻身农奴把歌唱》、《青藏高原》、《金珠玛米》等等,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心情。青藏高原歌曲的特点是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有山歌、牧歌,可以与壮丽的黄河、辽阔的大草原相媲美。来自雪域高原的歌舞让长安人耳目一新,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些民歌,为此《兴业周刊》专门出了一个增刊介绍刊登西藏的民歌、风土人情,也介绍了佛教在雪区的推广情况,号召佛教僧人进藏传播佛法。
因为《兴业周报》的推广,六字真言和《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在大唐内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四臂观音画像和转经筒也风靡全国,因为简单易学易修,和净土宗念阿弥陀佛的佛号不相上下。《宝王经》里面的**就是一个老头,六字真言是从他口中流出来的,所以后世很多不懂的人诋毁佛教的时候说。观音菩萨在印度是个男的,传到东土之后就成了女的了,传歪了。其实观音化身无数,很多人在定境中看到的观音是个16岁的小姑娘,这也没什么奇怪。东土人塑造的佛菩萨形象都像东土人,藏地的菩萨像西藏人,尼泊尔、印度都是一样,菩萨度人都是以当地人的形象。
唐志一直关心的印度密教一直没有消息,这让唐志无可奈何,现在很多佛教的宗门开始派人去藏地传法,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也许藏地将来不只是密宗一统天下。。还有佛家的其他宗门,这也是好事。
唐家镇目前又扩大了几倍,周围几十个村庄都划归唐家镇管辖,愣是从长安县割下一大块地盘,让长安县衙很不满意。朝廷的意思是让唐家镇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毕竟他们有钱,愿意花钱在农业上。
镇上到长安的水泥路已经修好,来往的四轮马车络绎不绝,物流公司的四轮马车卖出不少,每辆马车都要收取城市道路建设费,用以维修道路。现在唐家镇的机械厂扩大了三倍,这里除了家属子弟学校正常的教学之外,还成立了一个机械技术职业学校和机械科研所,有唐志拿出来的《机械原理》打底。。这里发明的新机器也不少,现在砖瓦厂就用上了机械制砖。还有一本《薛定谔的猫:改变物理学的50个实验》,里面记载了改变人类科技进程的50个实验,唐志暂时没舍得拿出来,他目前拿出来的技术已经让大唐震惊了,不能再多了,不过达芬奇的一些奇思妙想拿出来没问题。
过年梦瑶也来唐志这里拜年,一年不见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唐志走后她一直在华阴学校学习,这是个天才少女,两年就把小学的功课基本读完了,过了年准备上初中。在学校她也是个大姐头,后面跟着一大帮娘子军,因为聪明漂亮,嘴巴又甜,老师和同学都宠着她,越发无法无天,学校里那些乖男孩都不敢惹她。她听说唐志带着慧君要去泉州,也吵着要去,元珍带着恬恬去了泉州,两人很久没有见面了。不过这个要求被唐志断然拒绝,自己手上一大摊子事,哪有时间伺候这个小姑奶奶。过了上元节,唐志带着慧君和古丽乘着马车开始巡视各地,第一站就是东都洛阳。从长安到洛阳可以说是大唐最繁忙的道路,现在长安到洛阳的马路正在修建,桥梁都是石拱桥,马路很宽,能并排行驶四辆马车。
众人首先来到华阴县,这里有唐志的庄园和庞大的石头房子,还有兴业学校。形势发展太快,自从这栋石头房子做好之后,唐志就没有住过。现在古丽几人又要在大唐布局银行、审计兴业公司各分店,以后大家在这里居住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兴业学校倒是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多。明年将再招2000新生,还有就是高中部招500人,这样明年这里将达到6000人。
过了华阴就是洛阳,洛阳在大运河中段,比长安热闹多了。洛阳的地形是“控以三河,固以四塞”。北枕黄河,隔河遥峙太行、王屋等山,又有北面的邙山作天然屏障;南有险峻的伊阙,再南遥峙熊耳、少室诸山;西控崤、函之险;东扼虎牢、黑石等关;中有土壤肥沃的伊、洛平原。。粮食足以自给,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所以历代很多王朝定都于此。
秦汉时期说逐鹿中原,其实这个中原就是指洛阳所在的河洛平原,这块平原可以说是当时最大也最富庶的地区,长江流域还没有开发出来,华北平原因为黄河水常常改道泛滥,也不是很好的居住之地,连接渭河平原和三晋之地的洛阳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但是,洛阳四通八达也意味着一旦发生战乱。。洛阳就可能四面受敌。为了保护洛阳免受战火,历代的王朝在洛阳四周的隘口修筑关卡。南部熊耳山的余脉龙门山被伊河穿过,因地势险峻被称为伊阙,北部有孟津关,西部有函谷关,东北部有虎牢关,嵩山之间有轩辕关,东南部有大谷关,南部有广成关。
这些关隘山河一起把洛阳围成了一个看起来相对安全的独立区域,其实是四战之地,而且历史上有个现象,就是王朝在渭河平原混不下去了,就躲到洛阳。西周本来定都长安,后来混不下去了就迁到洛阳;汉朝也是一样,西汉在长安,东汉在洛阳。长安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有点像后世的北京城,放弃经营长安迁都洛阳,就像宋明时期放弃开封和北京,转到长江以南一样。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