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章 宫廷定计(下)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61章 宫廷定计(下) (2 / 3)
        慧君看着唐志,突然诡异一笑,“你决定了?”

        “决定了!”

        “我能做女皇?”

        “一定的。至少清华池泡澡是没有问题。”

        “郭大侠在那里,谁去清华池!”慧君撇撇嘴,“行吧。话说到这份上,我就勉为其难地帮你一把,你可要记住了,你将来要做不到我就把你阉了。”

        唐志揩揩汉,总算把这姑奶奶哄住了,开始和慧君谈论起报纸的具体事宜。报纸准备办4开的,为后世大报的一半大小,内容分几个板块,第一是时事新闻,这是国家大事,主要跟朝廷联络,有什么事朝廷给一份简报。唐志提出要求:第一,不能反对朝廷,第二,官府内部的事情由官府提供消息,报纸不能擅自刊登。这是政治正确,容不得分毫错误。第二版是兴业公司内部新闻。。这个尺度可以宽一点,兴业学校毕业生不少,都可以做记者或者通讯员,把兴业公司的一些管理理念推广出去,作舆论导向。第三就是科技板块,可以刊登一些科技知识,特别是和工农息息相关的一些小常识。第四就是娱乐和八卦板块,这个就比较有趣了,可以刊登一些歌曲,连载,民间故事。

        相对于后世纷繁复杂的报纸,《兴业周报》要简单得多,但是受欢迎是没有问题的,现在社会上的新鲜事太少,特别是农村,农户的老母猪下了几只仔都能被人津津乐道半个月。刚开始肯定是不要钱,所以印刷的数量要控制住,长安1000份,洛阳、扬州、建康、泉州和广州各500份,十期之后开始卖钱。

        “你准备刊登那部?”慧君问。

        “当然是《西游记》。。也许人家为了看《西游记》这本书就肯掏钱。”唐志道,“记住这份报纸要有权威性,思想性和娱乐性,情愿不刊登也不能登假消息,这个一定要注意。”

        “行吧,三观正确我还是知道的。”慧君道,“我走了之后叫谁来陪你呀?”

        唐志考虑了一下,“古丽几个人刚生完孩子,让巧云过来吧,给她一个名分,也算把这件事情了结了。我这里的学校还要她来主持。”慧君还小,一直不能怀孩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慧君准备回长安,康有义和元珍也到了泉州,史文静停职,康有义暂代总经理,开始按照唐家镇的模式对泉州的企业进行改造。首先是对垦殖区的奴隶全部恢复自由,签订劳务合同;改善职工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规范管理制度,建设学校等等,总之一切按照唐家镇模式整顿。第二步就是查账,对泉州公司的所有企业审核。7月,一道圣旨传到岭南,发配在这里的御史黄辰和罗明等到重新启用,现在是巡视广州府的钦差官员,李威给他们配备了20名商学院的学生做助手,两人到广州之后开始从人事和财务下手,开始梳理广州兴业公司的管理阶层和公司账目。

        隋唐时期,广州维持着海上贸易中心的地位,唐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10道,其中岭南道治所设在广州。这个时候海上丝绸之路是从广州出发,西至欧洲,东至日本,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和枢纽之一,开辟从广州到爪哇和**的航道之后,海上商船每年大概有四千余艘。主要的输出商品为丝绸、陶瓷、纸,而输入的商品则包括珠贝、象牙、犀角、紫檀木、苏方木、乳香、没药、苏合香等。聚集在广州的外商有5万多人,集中居住于城西的“蕃坊”。

        广州公司总经理李元礼对于两人的到来深深戒备,首先是高规格招待两位钦差,吃好玩好,没想到两人坚决抵制,油盐不进,要来了公司的人事档案和财务账本开始正儿八经地调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