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章 机巧之辩(下)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7章 机巧之辩(下) (3 / 3)
        娄师德问道:“九郎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何理解?”

        唐志道:“中学为体,就是以中国先圣的思想为中心,为主导,其中包括释迦佛祖。老子提倡道德,提倡人和自然和谐共处,释迦佛因果报应,众生平等,提倡五戒,儒家仁义礼智信,这是做饶最基本的标准,的也是道德。。所以饶道德才是根本的。饶道德高,人灾人祸就少,所以老百姓要修善积德。

        西学或者科学,就是术数,术数没有好坏之分,就像一把宝剑,可以杀人,亦可活人,关键就看持刀人。佛家的修行者要发四大宏愿,为如父如母的众生而修校我们也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学习,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奋斗。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父母,都是我们的兄弟姊妹,都是我们的父老乡亲,这是我们一切事业的出发点,也是我们一切事业的归宿。有了这个宗旨,我们手中的术数才能造福社会,要不然就是动乱之源。”

        唐志的回答短精炼。。其实都是后世老生常谈的东西,但是在大唐可是震耳发聩、发人深省,一时间这些年轻人都踊跃提问,把自己平时困惑的问题都提出来让唐志回答。刚才张柬之了,今年的科举策论可能就是这个,唐志受到朝廷的重视,那就明他的观点也受到朝廷的接纳,至少不反对。

        “请问如何摆正‘义和利’、‘德和法’的关系?”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你让人饿着肚子谈礼义,有谁听你的?除非人人都是圣贤,或者人人都可以被教育成圣贤,但是这怎么可能呢?有道是‘饱暖思**,饥寒起盗心。’人快要饿死的时候,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所以为政者首先要做到仓廪实、衣食足,这是前提,这是经济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建设礼仪,道德,这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以食为,这个比谁都大。”“请问工商和西学真的那么好吗?只有农民能生产粮食,其他人都是消耗粮食,怎么能轻视农业呢?”

        “没有轻视农业,只是让大家不要轻视工商业。工商业真的不能创造财富吗?当然不是。比如南方的稻子可以种两季,这样不就增加了粮食产量?比如南海的水稻可以种三季,商人把瓷器卖到南海,买回很多的粮食,这不就增加了粮食了。大海中有一种鲸鱼,有三丈长,工坊可以造出大海船去深海捕捞,可以增加肉食,这也是食物。如果仅仅是看到眼前这点土地,从土地刨食。如果来个洪水旱灾,老百姓都没饭吃,只有活活饿死。如果我们的工商发达,可以从南海拉回稻米,从深海捞会大鱼,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这样我们的百姓就能度过灾年,才能安居乐业了,所以我们的眼界要放开,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

        唐志和他们聊了很久,这些都是年轻人,都是要科举的,他们的思想转变可以带动一群人。。所以唐志非常有耐心跟他们交流。可惜现在印刷厂还没有办好,要不然每人发一套书让他们慢慢钻眩

        讨论会开到很晚,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每家每户都把灯笼点亮,大家依依惜别。最后娄师德要唐志给大家一句座右铭,唐志想了想,道:“我送一句话与众位兄长共勉:‘为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唐志跟这些举子们吹牛打屁,把元珍和高巍看得一愣一愣的,唐志的这套理论让他们大开眼界。。特别是高巍,觉得自己以前瞧这个舅子了,元珍看着舌战群儒的阿弟,非常奇怪,以前这就是个不懂事的家伙,哪里讲得出这些微言大义?

        只有慧君在一旁撇撇嘴,一脸的嫌弃,这家伙就是个二道贩子,这些都是烂大街的理论,这家伙一转手全部都兜售出来了。特别是最后一句,几乎每个穿越众都会盗版,慧君当然嗤之以鼻,为万世开太平,蚊子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不过也难怪慧君不以为然,开万世太平都是不可能的,再好的制度过百年就会被玩坏,米国佬的三权分立这么厉害,可以是开创性的制度,最后败坏到什么地步?再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饶机巧之心也越来越复杂,道德败坏,迟早会引来大的浩劫。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