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章 机巧之辩(下)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7章 机巧之辩(下) (2 / 3)
        “某甲愚钝,没有开窍。”

        “也就是你只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了?”

        “是。”

        唐志正色道:“你既然没有摸到道,又对术数不屑一顾,请问将来你为政一方。如何造福一方?做官仅仅是不贪不占,不欺压百姓,这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为民造福,疾民众之所苦,解民众之所难,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这才是父母官的本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需要农学,兴修水利需要工程学,打造农器具需要工学,让你辖区内的粮食蔬菜水果卖个好价钱需要商学,你要样样精通,让你的子民发家致富,这样才能受到民众的爱戴,这才是合格的父母官。让民众吃饱饭比你的那些道德文章强一百倍。”

        大家没想到唐志竟然出这样一番高论,娄师德问:“为民一方不是教化第一吗?行仁义不就能等到百姓的拥护吗?”

        “地方上发生饥荒。。你圣贤书能解决问题,还是粮食能解决问题?朝廷赈灾是送粮食去还是送圣贤书去?”

        娄师德恭敬道:“子受教。”

        唐志走到猛将兄面前一拱手,猛将答道:“某甲张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人。”

        张柬之?又一条大鱼,这家伙后来乘着武则生病,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复辟唐朝,确实是一位猛将。

        “猛将兄,刚才你自己很迷茫,不知取舍,其实没有是因为摆正自己的位子。圣人之学好不好呢?当然好。圣人之学应不应当发扬呢?当然应当。那我们在生活中如何摆正道与术的关系呢?道因术而显。。术以道而成。老子、释迦佛都是证道者、悟道者,他把自己证悟的东西讲出来,让有缘人去修行,这是修道者。

        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修道、证道的,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我们做不到‘无为’,所以也就做不到‘无不为’,所以我们只能老老实实从术入手,认认真真,实事求是地一步步去检验、实践,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不能希望自己一夜悟道,百窍全开,万法归一。圣贤书只是一盏指路明灯,照耀我们前行,让我们不为眼前眼花缭乱的时事万象所迷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指路明灯。

        我们专心工作,供养修道者专心修道,让佛家、道家的法脉不要中断,这叫各安其份。将来我们修道机缘成熟了,我们再去出家,别人来供养我们,这样就摆正了两者的关系。要不然僧不僧,俗不俗,道不道,术不术,不上不下,不伦不类,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那就成了一个废物。”张柬之豁然大悟,恭敬礼拜曰:“子受教。只是为什么老子要推崇国寡民的生活呢?”

        唐志道:“他是给修行人的。上古时期饶道德水平很高,福报也很大,食物充沛,大家都没有什么欲望,也就没有纷争,‘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后来饶道德败坏,灾人祸也多了,食物稀少,欲望增加,是非纷起,战争不断。只是人类回不去上古时代了,这个时候怎么办?修道者可以远离人群修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就要学习这些奇技淫巧,抵御外侮,富国强兵,要不然突厥人拿着刀剑杀过来,我们用什么抵挡?用灵盖吗?”

        张柬之赞叹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以前听九郎开办学校,我们都嗤之以鼻,现在看来我们才是井底青蛙啊!将来我倘有请益的时候,请九郎一定不吝赐教。”

        “好,好,我们互相学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