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4章 案例教学(下) (3 / 3)
陇右战略算是告一段落,能分析到这一步应该讲是很不错了。至于魏延说的走子午道,那更不可能成功,因为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例不可复制。当年项王在彭城(徐州),离关中很远,而关中因为地势太重要,所以被项羽一分为三,雍王章邯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个就是陈仓道当时不为章邯知晓,所以才能奇兵制胜。你要依样画葫芦肯定玩完。
即使是这样,章邯从接战到败亡,坚持了十个月,魏延想二十天拿下关中,同时挡住洛阳来的援军就有点想当然了。山西不在自己手中,关中就没办法可守,从山西进攻关中,有三个渡口可选,分别是:风陵渡口、蒲津渡口、龙门渡口。
三个渡口中,龙门渡最容易渡河,但离长安最远;风凌渡离长安最近,但最难渡河,因为渡口对岸就是潼关;蒲津渡居中,距长安的距离和渡河难度都居中。综合来说,蒲津渡口是三个渡口中最合适的渡河地。历史上由山西杀入关中,十次有八次都走这个渡口。
战国初期,魏国大将吴起从山西龙门渡口(山西河津县)渡过黄河,并在过河后修筑城池,打败了前来讨伐的秦军,取得了第一次河西之战的胜利;西晋末期,前赵大将刘曜多次从蒲津渡口西渡黄河进入关中,并于公元316年攻破长安城,俘虏晋愍帝,灭亡西晋;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唐军从龙门渡口渡过黄河,进攻关中。后来李渊定都长安,建立大唐。
除了了山西,还可以走北线从陕西高原,走东线从南阳走武关进攻。关中太大,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对于体量如此小的蜀国来说根本就吞不下,所以诸葛亮的陇右攻略是唯一可行的,当然前提条件是魏国内乱。
战例分析让大家的学习兴趣大增,唐志还搞了一个简易的沙盘,虽然不太准确,还是让大家耳目一新。唐志现在也不可能让学生们去搞测量,一是学生还没有学习三角函数,二是如果这样干,李治就要把他拉出去砍头了。
因为唐志这个学校是草创的,没有图书馆,唐志要求弟子们把自己家的书先贡献出来,准备全部翻印。古代根本没有印刷术,大都数都是手抄本,书籍特别珍贵,都是几代人借书抄书的结果,这也是士族能够垄断文化传承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唐朝开始雕版印刷,只要是用来印佛经和其他经典。唐朝公子王孙举办诗会,花费巨资刊印出来,那就是非常大的嘘头。
现在唐志已经把木工车床制造出来了,加工出第一根金属丝杆,离金属车床不远了。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机械发明中,螺纹是其中之一。现代有很多人津津乐道中国古代的榫卯结构,但是学习机械制造的人更加推崇西方的螺旋和螺杆。大家看看后世到处都是螺丝作紧固件,还有几人能够想起榫卯结构?
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机床是英国人亨利·莫兹利发明的。1794年,莫兹利发明了刀架,刀架是机床的核心,后来相继出现的刨床、钻床、镗床等各种机床,都离不开刀架。所以,人们称莫兹利为“车床之父”。1797年,他制成了第一台螺纹车床,这是一台全金属的车床,有能够沿着2根平行导轨移动的刀具座和尾座。导轨的导向面是三角形的,在主轴旋转时带动丝杠使刀具架横向移动。这是近代车床的主要机构,用这种车床可以车制任意节距的精密金属螺钉。
很多人说穿越造火枪,如果没有螺丝钉,你怎么把枪管固定到枪托上?像明朝的三眼火铳一样用铁铸的,然后套一根木头?有人说三眼火铳威力堪比机关枪,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后世有学者搞实验,造了一根三眼火铳打靶,15米内对人体有杀伤力,那还是在没有穿盔甲的情况下。而且很重要一点,这个火药的配方是后世实验室的,明朝的火药是什么样谁知道?
金属车床造出来,下一步就是伟大的发明活字印刷术,其中就需要手摇铸字机和活字印刷机,没有这两台机器,活字印刷术就是看着厉害的玩意儿,还不如雕版印刷,而冲压子模的冲压机和活字印刷机都需要用螺旋,螺旋、螺杆正是中国古代没有的。汉字不像国外的26个字母,总共就是26种,汉字有一万多个,一本书里的常用字可以用到上千次,这么大的用字量如果不是机械冲压和铸造,那得是多大的工作量?像咱们的网络写手的作品动不动就几百万字,哪里去雕刻这么多的字?
你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搞活字印刷,还没有弄出来你就破产了。中国古代官刻首次正式采用活字印刷术,为清雍正四年印成铜字版《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并颁行《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可算是政府在活字印刷技术总结方面的首次贡献。但政府在活字版的使用上并不是很热心,清初宫廷刻的25万枚铜活字,在印成《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后,一直被束之高阁,到了乾隆年间,又因为政府财政困难,被炼铸为铜钱了。所以毕昇的活字印刷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并没有传播开来,真正在古代大行其道的还是雕版。
1440年到1445年之间,德国人约翰内斯·古登堡制造出了第一台铅活字印刷机。他发明了铸字盒、铸造活字的合金、冲压子模、以及油脂型印刷油墨和一整套印刷工艺。这才是活字印刷的春天来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