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章 案例教学(下)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4章 案例教学(下) (2 / 3)
        程伯智举手发言,“诸葛8万军队不可能全部全部放在前线,他至少要放一半的军队镇住后方。虽然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响应,但是蜀军还没有实际控制三郡,其物资兵员并不能为蜀军所用,蜀军的粮草仍然要由汉中向祁山大营转运。还有两郡刚刚平定,民心不稳,在陇右没有消化吸收之前,蜀军主力是不敢离开祁山大营的,否则有后路被断、全军覆没的危险。如果时间拖长,旷日持久,蜀国首先会扛不住大军的消耗。”

        程伯智倒是很有见地,当年曹操拿下关中、南郑的时候没有乘机进攻益州,是最大的败笔。因为当时刘备用不正当手段刚刚拿下益州,民心不稳。

        当时司马懿建言:“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可失时也!”

        刘晔也认为:“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

        曹操不听,停止用兵,后来裴松之感叹道:“魏武后克平张鲁,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而不能止。由不用刘晔之计,以失席卷之会。”

        李思顺点评道:“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张郃来的骑兵太快、太多,5万骑兵,这一点恐怕就是诸葛亮自己也没有意料到。张郃即使不进攻马谡的营寨,用一万骑兵监视,4万骑兵入陇右支援广魏和陇西两郡,依托城郭机动进攻,能把陇右搅个天翻地覆,加上曹魏凉州刺史徐邈也遣参军与金城太守率军进攻南安郡,这个时候诸葛唯有撤军一途。”

        大家点头称是,来的人多就可以分兵,四万骑兵进来,诸葛亮就要头疼了。

        “为什么一定要走街亭呢?其他地方不行吗?”尉迟循俨瓮声瓮气地问了一句。

        “这就是你不作功课的结果。从关中到陇右有六七条路,有的是因为绕道太远,有的是因为陡峭不好走,而番须道是通往西域的商道,适合大军通行,兵贵神速,所以看起来道路很多,其实只有这一条合适。”苏远征解释道。

        “最重要的一点,”苏远征道,“是魏国国势强盛,兵强马壮。兵法云:‘古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故。’魏国可胜吗?道、天、地、将、法,从五个方面考察,当然不可胜。曹操虽然死了,但是有司马懿统帅其兵,魏国君主睿智,将相用命,百姓归附,上下齐心,无机可乘。

        大家想一想,诸葛以区区新造之蜀,自封为仁义之师,以为天下百姓思念汉朝,引兵向北,企图吞魏,故千里负粮,希望一战而胜,这不是做梦吗?结果不是因为战场失利,就是粮草不足,最后匆匆退兵。这就是诸葛急于建功,而丧失其器量的结果。所以诸葛北伐根本不可能成功。

        虽然史书上说得不清楚,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做出一些推断。这次救援关中的主将是曹真,曹真在哪里呆过?虎豹骑!虎豹骑可是打败过西凉骁骑的,所以千里驰援陇右的极有可能是这支部队,要不然不会来得这么快。”

        苏远征说到点子上了,如果是他自己的见解,这可是了不得,是个帅才。当年诸葛亮隆中对说过北伐,“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什么叫天下有变?就是北方政权内乱,有机可乘,这个时候朝廷反应迟缓,增援的部队不可能来得这么快。没有这一点,就这样冒冒失失地过去,结果就是消耗战。

        其实失街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诸葛亮不在军中。街亭是生死攸关的地方,他应该亲自带兵前往,交给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参谋是重大失误。当年曹操偷袭袁绍大军的粮草,这也是决定战役成败的关键,所以曹操亲自领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