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第九节
坐在幸福一村公寓楼的**里,我连一点幸福感都没有,反而时常没来由的发呆。这固然与我对公司业务不景气而心生担忧有关,更直接的原因则是每天晚上我都被皮肤瘙痒的毛病折磨得睡不好觉,一到白天就总是犯困,反应也较平时迟钝很多。这个毛病已经困扰我很久了。白天时还稍微好些,一到晚上刺挠的让你恨不得把自己的身体撕裂。之前,只是皮肤刺挠瘙痒而已。最近几天这个毛病又升级了,开始在手指缝里长水泡。这些水泡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上去恐怕是受不了的。不过,视觉上的冲击还算不了什么,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那种深入骨髓的瘙痒。
我已经形成了随时挠痒的习惯。只要一闲下来,我的手就不自觉的在身上到处乱挠。近来,我的挠痒功也升级了,改成双手互挠。手指缝里的水泡被挠破之后,里面的液体从破裂处流了出来,当时能稍稍止住一丝丝瘙痒的感觉。然而,液体流经或粘附的皮肤处用不了多久就会长出新的水泡来。我便又忍不住把这些新生成的水泡挠破。如此往复循环,手指缝里的水泡持续增多。到最后,我的手指都无法正常合拢了。每天中午的打牌时间是最让我尴尬的。我不敢让郑总他们看到我手指缝里的那悲惨的景象。幸好,我去年和老保在大兴物美超市买的那件红色的棉夹克袖子很长,可以遮盖住半拉手。我就把两只袖子尽量的抻长了,盖在手背上,跟郑总他们打升级。我不想跟他们玩牌,可是小古和胡一侠两人都不会玩儿。三缺一,只能是我上了。本来工作上我现在也没什么事可干,如果连牌都不陪郑总玩了,那我的存在感就一点儿都没有了。
说实话,那段时间不要说打牌了,我就连吃饭都打不起精神来。一天天的,太**困了!一到晚上,我在小刘家的为民超市看一会儿电视,便回到那间阴暗潮湿的小屋子里挠痒痒。小古后来也感觉到身上开始瘙痒,像我一样抓挠起来。我俩将这一行为戏称为练习“摩擦十八掌”。这套掌法的练习时间通常是在晚上八九点之后,练习地点主要是在床上,练习时最好一边抓挠摩擦,一边胡思乱想,以减轻瘙痒带来的痛苦。几天下来,小古已然被我度化成了一名高手。他的“摩擦十八掌”甚至比我练得还要熟练到位,浑身上下没有他抓挠不到的地方。不过,他毕竟还只是个初学者,手法虽然纯熟,身上的皮肤却并未见任何变化,只是一挠一道白印而已。而我的掌指所到之处,往往会生出一串串水泡。这些水泡尤其喜欢在指缝、臂弯、大腿根儿、小腿弯这些地方扎根生长。我们都觉得可能是湿疹一类的毛病,寻思着得空到村里的小诊所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那段日子我们的闲空还是不少的。之所以迟迟没有去诊所看大夫,主要是因为兜里的银子不多了。上班一个多月了,工资一分钱没发。郑总也不给个说法。我们也不好意思问。每天上下班的交通费用,一日三餐的费用,还有房租,这些都是花钱的地儿啊。我和小古已经连续吃了两个星期的泡面了。小刘超市的记账本上也快记满一页了。为了省钱,我俩中午在公司只吃两个烧饼,就着白开水糊弄一顿。胡一侠很好奇我俩的饮食习惯,问我俩:“你们怎么每天光吃这个呀?”我俩开玩笑的回答:“减肥么。”呵呵,我俩都瘦成两根棍儿了,还用得着减肥吗?
胡一侠是个热心肠。她每天都从家里带饭来,而且还不重样儿。每到中午吃饭时,她就给我和小古分一些她带来的菜。为了照顾我俩的自尊,每次她都笑称:“我的厨艺也不知道咋样。你俩给点评点评。”胡一侠的厨艺没的说,好的很。许多年后,我时不时的就会想起她和她做的菜。真是一个好人呐。我没见过她的老公,想来也是一个幸福的男人。因为胡一侠比我和小古都大,所以,我俩都叫她胡姐。她也的确有个大姐姐的样儿,在公司里没少照顾我俩的生活。
胡一侠常常跟我们提起她在燕郊的家。她说:“我婆家在燕郊有挺大一个院子。院子里种了不少菜。我和老公每周末回家就可以吃到自家的绿色有机蔬菜。唉,还是在家里的生活好啊。在北京,我俩只能租个小开间,比起家里头差太远了。可是没办法,北京的工作机会多呀。我们也只能两头跑了。”彼时的我对于燕郊并不了解。就冲一个郊字,我就能想到这应该是一个荒僻之处。万万没想到,若干年之后,我竟然会在这个地方落脚扎根。那时的胡一侠有一个梦想,“什么时候把燕郊划到北京就好了。我们就成了北京人了。”为了证实她的这一梦想有实现的可能,我专门上网查阅了北京周边地区与北京的合并历史,告诉她:“胡姐,你的梦想没准儿会成为现实的。你看,通州房山密云平谷这些远郊区县以前不都属于河北么。现在不也是妥妥的划归北京地区了吗?”
的确,从地理位置以及境域划分上来讲,燕郊应该比怀柔平谷这些地方更接近北京,也更应该划到北京辖区来。然而,现实就是这么奇葩且搞笑。比燕郊还远出几十公里的平谷是北京地界。紧挨着北京,与通州仅隔了一条潮白河的燕郊却属于河北地界。燕郊人的北京梦做了几十年,直到跨越世纪二十年后的今天,依然还只是一个梦。不过我想,胡一侠婆家的那个院应该拆迁了吧。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她应该可以用拆迁款到北京远郊区县如平谷密云顺义之类的地方买个房子,曲线实现北京梦。呵呵,这个弯子也绕得太大了。这几个地方比燕郊离北京还要远。2020年的燕郊已然实现了“四统一”。除了行政区划上还属于河北之外,其他诸如规划、政策、标准、管控等都已经与北京一致了。燕郊人的北京梦比二十年前世纪之初更近了一步。是的,胡一侠曾经的梦想如今也成了我的梦想。
当时的我的梦想与胡一侠的梦想有着天壤之别。我只是梦想着郑总快点给我发工资。这样,我就可以赶紧把小刘家为民超市里记账本上专属于我的那一页划掉,把拖欠的房租付了,用剩下的钱去豆各庄村里的小饭馆儿好好吃上两份炒饼,然后,再到那个诊所去看看这皮肤瘙痒的毛病。
梦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在我的梦想与现实之间,隔着郑总日益暴躁的情绪和文主任越来越阴沉的面容。他们两口子有时在办公室说着说着就吵起来。文主任好几次都被郑总给骂哭了。张老师和我面面相觑,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每当这个时候,小古就会发牢骚:“这叫什么老板,也不发工资,光知道发脾气,骂女人。这公司,早晚得黄了。”
郑总发完脾气之后,一摔门走了。胡一侠便会借着给文主任倒水的工夫,小声劝慰她向句。她们都是已婚女人,彼此之间可能会更多一些理解吧。在当时的情形之下,我好几次忍不住想问问工资的事儿,都硬生生的给憋回去了。唉,大家都不容易。先紧紧再说吧。
三月底的一天,有个姓周的小伙子打电话到公司找我。他很亲热,称呼我张哥。我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是谁。最后,实在不好意思了,我请他说说我俩是怎么认识的。电话那头的小周说:“张哥真是贵人多忘事呀。你还记得去年你跟严峰到王立刚的公司那次吗?我那会儿也在他们公司做销售呢。咱俩见过一面。你还夸我了呢。”听他这么一说,我有了印象。我记得有一次跟严峰是去过王立刚的公司。那会儿严峰还没有辞职呢。当时小周正在公司里。他还给我倒水。我见这个小伙子头脑很灵活,有眼力劲儿,就顺口夸赞了他几句。没想到他竟然记得这么清楚。
小周也是在月坛公园的劳务市场被王总选中的。好像就在我和严峰被选到天地批发市场卖鞋油的第二天。算来我俩也是有着共同经历的人。我对他的印象不是很深,所以一下子没想起来。小周接着说:“我好不容易才从严峰那儿要到你的电话。怎么样?最近忙不忙?方便的话我过去找你玩儿。”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突然想起联系我,不过看他这么热情,我也不好拒绝,“哦,我现在豆各庄住呢。一般周末都没啥事。你有空就过来玩呗。”
周六一大早,小周就到豆各庄来了。我虽然穷得要命,可有朋友来了,也得请个饭呀。还好,我跟村里小饭馆儿的四川老板也混熟了,吃饭可以记账。简单要了几个小菜,点了几瓶啤酒,小古作陪,我们仨边吃边聊起来。小周是与严峰同时从王心刚的公司辞职的。一年来,他一直也没找到个稳定工作,到处漂荡。不过,这小子家里好像不差钱。虽然没有工作,我看他红光满面的,活得倒也滋润。小周说:“我听说严峰自己开公司了,想跟他混的。不过那小子太势利,还有点瞧不上我的意思。既然他牛逼,我也不想跟他玩儿。去年虽然只见过张哥一面,不过,我对你印象挺深的。你当时跟我说的那些话,让我感觉挺受鼓舞的。反正也没事儿干,就想着来找你聊聊。”
我苦笑一声,说道:“兄弟,不瞒你说。我这一阵混得挺悲催的。公司业务不景气。工资一直拖着没发。你也看到了,我们哥俩一到周末就窝在这小破屋子里,连个门也不敢出,怕花钱呀。”小周笑着说:“张哥别跟我哭穷了。我又不跟你借钱。我这段时间也没地儿呆,要不跟你这挤一挤,房租也算我一份。这样,你俩不是又能省点儿开支吗?”
小屋睡三个人是有点儿挤,不过,想到小周可以分担一部分房租,挤挤也就忍了吧。我看了小古一眼,毕竟现在是我俩同住,我得征求他的意见。小古说:“反正两个人也是挤,三个人也是睡。你要是不嫌弃这儿的条件差,那就住这儿吧。”
于是,我们的小黑屋里又增加了一名室友。我对小周的到来多少感到有些疑惑。也不知道这小子到底是干啥的。也不上班,一天天就呆在隔壁超市玩**。要说这小子还真有点儿邪门儿。别人玩**输的多,赢得少。他玩儿却常常赢。搞得小刘都有点儿怵他了。每天晚上,我在看电视的同时,也看小周玩**。这小子像个赌场老手,玩儿的时候异常淡定,不动神色。我益发怀疑这小子有点儿路子不正。
有一次,我偷偷问他:“小周,你跟我说实话,你到底是干啥的?你说你也不上班,也不差钱,天天玩游戏。我真是有点迷惑了。”小周笑笑说:“张哥,我信得过你,也不瞒你。实话说,我们家是做假钞的。兄弟还真是不差钱。出来也就是闹个玩儿。不过,我也想找个正经事儿做,可是,咱既没有学历,也没有其他工作技能,找个喜欢的工作还真不容易。我之所以想起找你来玩儿,就是因为第一次见你的时候,觉得你这个人挺正直,也挺实在的。相见即是缘,这不,兄弟来跟张哥续缘来了。”小周说的时候眼睛是真诚的。他说他家是印假钞的,我相信。因为他给我看过包里装的一摞崭新的现钞,而且,还教我如何识别假钞。讲起这方面的知识来,他显得非常专业。不过,他说是因为缘分来找我玩儿,这让我有点将信将疑。这小子不会是犯了什么事儿,来我这儿躲事儿来了吧。然而,这也仅仅是怀疑。反正,他对我也造不成什么威胁,更影响不到我什么,就当个朋友处吧。
小周很大方,经常请我吃饭。他有些看不上小古,说他自私且古板。然而,看在我的面子上,小周还是勉强跟他保持礼貌的交集。小周是个江湖人。小古是个学校培养出来的书呆子加自私小气的人。他们俩自然搞不到一块儿。我是个中间人。江湖那一套语系我也能将就几句,小古的酸腐气我也理解,因此,在我的居中调谐之下,三个人相处得也算相安无事。
小周的到来,从客观上缓解了我的经济危机。他把他的那份房租和我的那份房租都交给了小刘。不过,羊毛出在羊身上,小周交给小刘的房租钱,还有平时在小超市的花销基本上都是他从**里赢出来的。小刘对此唯有苦笑而已。小周似乎知道一些关于**的门道,这让小刘对他很是客气。平心而论,小周对我那还真是没的说。在钱上面从不计较。毕竟他的经济状况要好过我很多,所以平时生活的一些开销,他全包揽了下来,唯独对小古一是一,二是二,锱铢必较。看来,性格这个东西对于人际交往的影响真是很大。当初我见小周时,不过是跟他简单交流了几句,就赢得了他对我的信任,继而找到我,有了这一段时间的交集。这仅仅是因为他对我有好感。就从这一点来说,与人为善真的是很有必要啊。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人对你的一句善言铭记于心,时时感怀。
小周跟我们住了不久,也学会了摩擦十八掌。看来,这个毛病是传染人的,不仅仅是因为屋里潮湿的原因。小周和小古的症状要比我轻很多,只是痒而已。我的情况已经越来越严重了。有一天,小周陪着我去村里的诊所去看了大夫。大夫是个老头,看了一眼我的手指缝里的水泡,又看了看我其他长出水泡的地方,说:“小伙子,你得的是疥疮。是不是时间很多久了呀?一般来说,这个毛病只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勤换衣服和床单被罩,再抹点儿药,不至于像你这么严重。唉,还是年轻呀,缺乏生活经验。一个小毛病发展到这么严重才来看。这种毛病现在不是很常见了。你这应该是从别人那儿传染的。疥疮的传染性很强,只要同睡一张床,同盖一床被就能传染上。特别是你的那些个水泡,里面全是病菌,流到哪儿,病菌就传染到那儿。”
困扰了我好几个月的毛病,原来是疥疮。我的生活经验的确是差太多。之前我根本就没听说过这么个毛病。毕竟是年轻人,除了几次受伤之外,基本上我就没怎么去过医院。原本寻思着也就是身上痒痒而已,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没想到,这玩意儿如果不治压根就好不了。***说的好,笤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老大夫给我和小周拿了几盒疥灵霜,让我们回去每天抹几回。我多买了两盒,因为小古也有症状。唉,说来这都怪我,是我传染给他们的。好在他们的症状很轻,一抹完药立即缓解,抹了几天之后,他俩的疥疮就好得差不多了。而我身上的疥疮,却还是很严重。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