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我们走在大路上(二) (3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我们走在大路上(二) (3 / 6)
        它必须能够承受得住任何压力、任何重量,又要像丝线一样光滑便于缠绕。它又必须是实心的,又不宜塞得过于饱满,既要坚固,又要精确,精确到能把最微弱的电波传送到几千多海里之外去。这条巨大的缆绳上任何一处有极小的裂缝、微不足道的不平整,都会破坏这二十多天航程路线上的信息传送。看上去,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宋应星和郑承宪知难而进!现在那些工厂日夜赶制金属线,皇帝不屈不挠的意志推动着所有的车轮滚滚向前。吕宋岛上整座铜矿、整座铁矿都用来制作这条绳索,整座整座橡胶树林的橡胶树都为制作如此长的橡胶绝缘护层而流淌胶乳。

        这根电缆里面的金属丝线总长六千万海里,足够绕地球三十三圈,连成一条线,也足够把地球和月亮连接起来,仅这一点就足以形象地说明这个工程的规模是何等浩大。华夏自从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修大运河、正德皇帝修铁路以来,还没有哪个皇帝敢尝试比这更宏伟壮丽的工程。

        但万历皇帝就是横下一颗心,要完成这一伟大的工程。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虚荣心,而是他看到了这样做的好处,那就是更加有利于他统治这个华夏有史以来幅员最辽阔的帝国。尤其是祖家的案子,让他察觉到了朝廷对于海外领地控制能力是不足的,一旦国内发生变乱,很有可能这些地方会脱离大明的掌控宣布独立,他也要为子孙后代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万历皇帝的亲自督导下,轰隆轰隆的机器声响了两年之久,电缆像一根细细的不断的线绳从工厂出来缠绕到两艘大船内部,终于,在缠绕了好几千圈之后,两艘大船每一艘都装载了一半缠在线盘上的电缆。有制动闸和倒车装置的笨重的新机器也已安装完毕,这些机器是为了在两三个星期内一口气不停地把电缆沉入大洋深处而设计的。

        包括宋应星、郑承宪在内的所有最优秀的电气师、工程技术专家云集船上,以便在整个电缆铺设过程中用他们的仪器不停地监控电流是否受阻。记者、电影摄制组蜂拥到舰队上来,要用文字和影像描述这最激动人心的这一次远航。

        ……

        从正德到洪宪年间,宪政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以后,已经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机制。大明已经发展到了文官政治的一个新的阶段,国家管理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皇帝只抓住了军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以外,其它政务上的事情并不过多的干涉。

        换句话说,首相的权利越来越大,但责任也越来越大。最明显的特征是包括首相在内,文官们在行政过程中是要看政绩的,没有政绩,想爬上首相的位置,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很多有志于竞争首相位置的大佬,都千方百计的想要干出一些成绩出来,当然,这些成绩必须得到皇上的认可。

        还过一年,首相申时行的第一个任期就要结束了,按照大明的惯例,首相的每个任期走五年,可以连任三届。其中一个最大的考核标准就是政绩。毕竟有《大明考成法》在那里监督,这可是悬在文官头上的达摩斯利剑。

        一般来说,首相只要不出现重大失误,为了维持政权的稳定,皇帝不会轻易更换首相人选的。但如果政策上有重大失误,或者出现了民乱这样的案件,首相是会被要求引疚辞职的。申时行执政的这一个任期里首先是北美出现了金山民乱,不过说起来还情有可原,毕竟是鞭长莫及,朝廷主要是委托北美总督府管辖。

        但万历五年即1572年8月23日四川发生的一个轰动全国的大案,一下子把申时行顶到了风口浪尖。这件大案的过程是这样的:主犯姚文元是宜宾当地姚氏中族的族长。从正德四十四年开始,姚家就以姚氏商行为掩护演了一大批打手,以商养黑、以黑护商。

        姚家通过巧取豪夺、私挖滥采的方式涉足当地水泥、煤矿、桑蚕等行业,姚家的势力和经济实力得以迅猛发展;姚家在县衙担任县尉的姚文元主要负责以暴力手段排挤打击竞争对手,以黑护商;而举人出生的姚孟源则负责与个衙门打交道,为姚氏宗族寻求非法帮助,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霸。

        而四川巡抚曾明全与姚孟源乃大学同学,正是在他的包庇和纵容,姚家才会变得如此的嚣张,盘踞在宜宾称王称霸六七年,当地的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廉政公署接到举报,查处这件案件后,整个四川官场有三十六名官员涉案,涉案的非法所得竟然超过十亿龙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