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节 鲁王 (1 / 2)
()“是个很好的少年后生……”一提起邓名,张煌言脸上就露出了微笑,对鲁王朱以海说起他与邓名在南京城下相chu的那段经历。滔滔不绝地说了半个时辰,张煌言才突然醒悟过来,对朱以海笑道:“微臣说得有点多了。”
“不,很好,gua人喜欢听。”刚才张煌言讲到邓名与郎廷佐等人的交易时,朱以海先是啼笑皆非,后来也开怀大笑:“确实是个很有意SI的后生。啊,还是少年好啊,真是金子一般的年岁。”
见朱以海听得津津有味,张煌言就又讲了一些邓名的趣事,他告诉朱以海这个年轻人落落大方,谈吐风趣,再加上他的勇敢,简直就是个完美的臣子。
“听你叙述这个后生,让gua人想起你年轻时的样子。”朱以海感慨万千。
十几年前鲁王和张煌言转ZHAN江浙,ZHAN局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危急,明军屡ZHAN屡败,部众星散。在这样的局面下,士兵们对前景悲观绝望,开小差或是投降清军的事qing层出不穷,就是朱以海都几次想投水自尽,只有张举人始终未曾灰心。形势最险恶的时候,朱以海身边只剩下张煌言一人,张举人就亲自充任船工,驾着一条小船保护朱以海逃亡。两人在海上漂liu了几天几ye,才找到机会登陆靠岸,寻找饮水。浙东明军一次次ZHAN败,张煌言又一次次把义勇军重新组织起来。
朱以海听到张煌言对邓名乐观jīng神的描述后,不jin赞叹道:“文安之可谓知人啊。”
听到朱以海的这句评价后,张煌言微微失神,想起郑成功在南京城下的种种怪异之举。郑成功没有必要对文安之的一个部下毕恭毕敬,张煌言由此确信邓名的来头不小,不过怎么也猜不透邓名的真实身份,最后就告诉自己这是因为郑成功不愿意对宗室失礼。虽然以前张煌言见过郑成功对宗室子弟的tai度,绝对称不上有多么敬畏,但那毕竟是多年前的事,张煌言认为也可能是郑成功反SI之前的不妥之chu,改进自己的言行。
不过就看郑成功这次对鲁王的tai度,张煌言还真没法相信郑成功已经转xìng了。
“延平为什么会对邓名那么恭敬有礼,一口一个末将?还有那张地图,邓名只是随手一画,延平就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一定要邓名‘赐给’他?”确认郑成功依旧是以前那个xìng子后,张煌言心中又是疑云大起:“延平对鲁亲王都一副桀骜不驯的模样,会对一个远枝宗室Ke气有礼么?”
“听说邓名是宗室,这个名字不过是他给自己起的一个假名?”朱以海没有注意到张煌言正在走神,厦门也有邓名的相关传闻,朱以海身为亲王之尊,当然不会随随便便就相信liu言,不过他注意到金、厦的官府对这种传言听之任之,甚至有默认的意味。
朱以海不方便向郑成功询问,就向张煌言打听起来:“此事可有根据?”
“微臣也听说过这种liu言。”张煌言微微点头。
“哦,是哪一支之后?”朱以海兴趣大增。当chu在浙东义勇军中时,朱以海很少身先士卒,而是把大权都放心地交给张煌言等文武部下。bi难海外后,朱以海曾经几次扪心自问,若是自己和隆武帝那样勇敢,是不是就能鼓舞士气,能够帮助军队反败为胜呢?这个问题当然没有答案,十几年来追随朱以海的旧部已经所剩无几,想起那些举着自己的旗帜奋ZHAN,最后为guo捐躯的部下,朱以海常常感到惭愧。邓名的出现让他感到兴奋——如果他真是宗室的话;不过朱以海感到更加难过——他怀疑当chu若是自己表现得更勇敢一些,就能bi免一些败仗。
“这个微臣不知,”张煌言老老实实地答道:“微臣曾猜测,他应该是远支小宗,不然没有必要隐瞒身份。”
“原来如此。”朱以海露出些失望之sè。若只是远支的一个镇guo将军之类,那对天下人的鼓舞效果当然不如亲王近支。
“听说闯贼也去了南京?”过了片刻,朱以海又问道。
“是。”张煌言再次点头:“微臣在南都城下见到了临guo公。”
“临guo公?”朱以海脸上露出些茫然之sè,过了片刻仍没有想起:“临guo公是谁?”
“一只虎的养子——李来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