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节 占卜 (1 / 2)
“如果我们撤退数里,岂不是会被李guo英看出破绽?”现在邓名有种感觉,就是袁宗第似乎对李guo英防守的城市有种畏难感。./
“末将有一计。我们可以假装营地失火,然后再撤。失火后撤是完全正常的对策,鞑子应该不会起疑,若是李guo英心虚,就一定会借此机会撤兵。我们尾随追击,一定要击溃他们,将甘陕绿营的主力消灭,这样以后就没有北顾之忧了。”袁宗第沉SI了一下:“若是李guo英率前军先退,我们击溃鞑子就会容易很多,不过李guo英多半会亲自断后,就是追击的时候我们也要小心。”
邓名对李guo英并没有什么了解,对他前世的这段历史更是一无所知。在邓名先前那个世界的历史上,正是李guo英最终消灭了夔东明军——在清军组织的四面围剿中,李来亨、刘体纯先后击溃了其它方向的清军主力,只剩下川军一LU;李guo英亲自带领少量兵马坚守刚刚夺取的巫山县,对抗夔东军主力。李来亨、刘体纯、郝摇旗等人率领大军围城,轮番攻打都拿他无可奈何;李guo英借此耗尽了夔东军的粮草、休养生息的时间以及大量的兵力;其它方向上的清军也借此机会重振旗鼓,并趁着夔东军主力被李guo英吸引再次步步紧『逼』,导致了夔东明军的彻底失败。
到了重庆城下后,邓名多日来天天观察清军的阵地,但李guo英的营地布置得很复杂,充分地利用了地形的掩护,就是暴『露』在前的营地也使用了很多虚实难辨的旗帜。不用说刚刚赶到的邓名,就是袁宗第来了这么久,也对清军的具体部署没有什么把握,也因此对强攻更加谨慎小心。
虽然感到重庆不好攻打,不过邓名觉得自己的畏难心理似乎还比不上袁宗第,就问道:“袁将军和李guo英打过很多次交道了吧,给我讲一讲吧。”本书首发[]
袁宗第最早yu到李guo英时,李guo英还是左liang玉手下的总兵。不过那时左liang玉是进攻方,袁宗第并不觉得李guo英有何特异之chu,野ZHAN的水平并不比其他的明军将领强,也没有什么名气。等轮到袁宗第向左liang玉发起进攻后,左liang玉屡次望风而逃,李guo英也跟着一起跑。当时袁宗第对这个手下败将十分蔑视。一片石大ZHAN后清军入关,李guo英跟着左梦庚投降了满清,调到陕西效力。
李guo英到陕西的时候,明清的主要ZHAN场已经转移到江南,对北京来说陕西变成了次要ZHAN场,李guo英一直负责防守,从此李guo英就让闯营旧部吃尽了苦头。再后来,西营大军从云贵开出来,向湖广、江西、甘陕发起了全面进攻。李guo英的工作就是防yu、防yu、再防yu,不可否认的是,李guo英把这个任务完成得很出『se』。
“……李guo英不但善守,而且有胆『se』,几年前蜀王和孙可望屡次调动大军,誓要攻陷汉中,进兵关中。当时虏廷一度认为汉中不一定要坚守,以集中全力保卫西安为要务。保宁作为汉中的前哨,在大家眼里就好像是个烽火台罢了。但李guo英一直呆在保宁,在蜀王和孙可望大军的围攻下坚守,等到磨得官兵疲惫了,吴三桂就从汉中杀出来。”袁宗第给邓名很详细地介绍了一番李guo英,虽然是敌人,但袁宗第并没有贬低他的意SI,反而很认真地对邓名说:“末将来到重庆,看到是李guo英在守城后,就想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强攻。”
边上的赵天霸轻轻地哼了一声,低声嘟哝了一句:“那是因为李贼没有yu到过晋王。”不过这句话也就是赵天霸为西营找借口而已,对于李guo英展示出来的防守能力,赵天霸同样无法否认。
“甘陕的两个汉军旗鞑将,李guo英善守,赵liang栋善攻。”因为多年来对闯、西两营的防守功绩,李guo英已经被清廷抬旗。袁宗第又对邓名说道:“洪承畴进攻云贵,把善攻的赵liang栋等人都调走了,现在甘陕绿营守有余而攻不足。就是进攻都府,李guo英能派给高明瞻的也只有谭诣这样的降将,要是赵liang栋、张勇等人在,提督就不容易赢得这么轻松了。李guo英虽然擅长守城,但是他不善于进攻,不善于打野ZHAN,我们只要小心不要在他的坚城前撞个头破血liu就好。”
……
当ye川陕总督正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有卫士进来报告,说是对岸的明军营地火起。闻言李guo英急忙披上袍子,匆匆赶去城头观望。
只见对岸果然是火光熊熊,明亮的火光甚至驱散了一些江面的雾气。在红彤彤的江雾下,似乎有大批的明军士兵正奔bo往返于长江和营地之间,忙着提水救火。在这些失火的营地两边,明军阵地上也是灯火通明,无数的士兵并没有去帮助灭火,而是高举着火把列在营地前,显然是防备清军趁『乱』渡江tou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