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节 困境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节 困境 (1 / 2)
        李guo英打算等两天,军心稍微稳定一些再开始有步骤地撤兵,可是邓名和袁宗第并不知道李guo英的想法,他们看到的是清军安如磐石,哪怕连一支上千人的军队都不见撤退。

        “大概是广元一带还有不少清军的留守部队,”等了两天不见动静后,邓名和袁宗第分析道:“所以李guo英并不太担心后LU,只要派几个使者回报警就够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把李guo英吓跑。”袁宗第承认这个分析有道理,但袁宗第觉得李guo英坚守不退也许还有其它的原因:“或许是李guo英根本不信我们的话,认为我们在虚张声势。”

        “要是那样的话,他们就不会撤兵,一旦他们识破了我们是在虚张声势,就更会死守chongqing。”

        “末将以为,提督不妨在几天后大张旗鼓地来到军中。”袁宗第提出一个新的建议,邓名虽然带着卫士和俘虏抵达明军营中两天了,但一直没有亮出旗号,这个消息还没有完全公开,袁宗第认为可以继续吓唬李guo英:“李贼现在可能心存侥幸,认为我们在欺骗他,或者认为提督打败了高明瞻但也损失不小,一时无力攻打广元。所以提督不妨突然打出旗号来,李贼看见提督果然到来,就会认为提督的大军随时可能抵达,他此时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嗯,那就试一试吧。”邓名知道,如果chongqing的清军不担心后LU的话,是不会被吓跑的,现在只能指望袁宗第的判断正确,李guo英只是心存侥幸罢了。不过邓名认为没有必要等到几天以后:“事不宜迟,这就安排一下,我明天就把旗号打出来。”

        “也好。”袁宗第点点头:“如果鞑子确实是故作镇定的话,趁着他们惊魂未定再吓他们一下,自然是最好不过。”

        “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我们不能误了农时。”成都平原的无霜期长,庄稼可以一年两shu,而开垦荒地、首次种植需要的时间更长:“已经二月了,我们赶快把李guo英吓跑,拿下chongqing,然后我还要带人赶回都府开荒、播种。今年必须抓紧时间种粮食,起码得收获自己的口粮。早一天拿下chongqing,就可以早一天开始种地了,要是拖得太久,蓬就要耽误了。”

        转天,李guo英早早登上城头,认真地观察明军阵地,这两天他已经部署好分批撤退的任务,火pao也秘密转移到后方用来封锁嘉陵江,以防水师撤走后明军船只趁虚而入。第一个走的是当然是王明德,得到这个任务后他本人当然非常高兴,而不满的人大有人在,不少人都要求和王明德一起行动,李guo英费了好大工夫才说服他们留下。

        今天又有一批明军船只从下游开来,又是一万多浙兵和楚兵抵达,现在对岸的明军人数已经超过三万五千,一眼望过营地连天接地。不得不留下的清军将领望着对岸的明军阵地,一个个都心qing沉重,站在李guo英身边默然不语。

        李guo英观察着明军的旗帜,揣摩着袁宗第各种部署背后的用意,他感觉明军似乎没有太好的追击机会,也未必能够第一时间察觉到清军的撤退行动。(首.发)当然,李guo英也不认为在袁宗第面前可以长期地隐藏自己的调动,不过明军察觉的越晚,他们作出反应的时间就会越长。等王明德走后,李guo英就会开始一批批地把清军向上游撤,彼此交替掩护以防明军追击,他本人当然会在最后一批,李guo英觉得只有这样才能bi免清军拒绝服从轮替坚守的命令、而是争先恐后的逃回保宁。

        可是明军那边又有了新的动静,好像有无数人开始高声呐喊,这喊声是如此的响亮,一直从明军最西面的营地飘过长江,直达chongqing城头。

        “贼人这是怎么了?”李guo英有些不解地望向西方,那里的明军好像发生了sao动。

        这sao动快速地沿着明军营地向东蔓延过来,江对岸士兵的喊声也越来越响亮,很快李guo英就做出了判断:“这是贼人在欢呼,他们正发狂了一般地欢呼,为什么?”

        左右没有人能回答李guo英的疑问,chongqing城头所有的目光都被sao动的源头吸引过,那是一面高高的将旗,好像有一小队骑兵正擎着这面旗帜检阅明军营地。

        旗帜越来越近,不久就有江边的军官派人来报:“总督大人,好象是邓名邓贼到了,江对面的贼人正在狂喊着‘提督’二字。”

        “嗯。”李guo英脸se沉重,轻轻点了点头,很快chongqing城头也可以清晰地明军那热烈的欢呼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