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碧血丹心 五十五章:曹操倾兵分五路 郭嘉孤身下蜀川 (1 / 2)
第一百五十三章:曹操倾兵分五路郭嘉孤身下蜀川
却说满宠径回河北,来见刘雄。雄正聚文武于堂上议事,闻满宠回,急召入问道:“伯宁此行如何?”宠道:“并未见着诸葛孔明。”雄道:“为何?莫非孔明拒之不见?”宠道:“臣至汉中时,孔明已回成都。因而错过。”
庞统笑道:“那是孔明不欲与伯宁相见也。”正说间,人报周瑜、陆逊从青州至,雄令唤入。二人入殿行礼,雄问何来?周瑜道:“瑜此行,一来祝贺大王打破铁甲阵;二来闻奉孝归至,特来叙情。”雄大喜,遂令摆宴。
瑜与奉孝相座,互叙别情,十分亲厚。席间,雄命将军师印信佩剑取出,问诸将道:“从奉孝入曹营,军师一职空缺。今军中添庞士元、徐元直等大贤,孤欲于诸公之中择一人为军师。以诸公高见,何人可当此任?”
众将交头接耳,答应不一,郭嘉出列当众道:“小生虽愚钝,愿自荐之!”雄大喜道:“奉孝毛遂自荐,孤心甚慰。”庞统起身笑问周瑜道:“大王欲于众人之中择一军师,统令各军。以公瑾高见,何人可当此任?”
周瑜不假思索,爽然道:“非郭奉孝莫属!”统笑道:“某未至河北时,常闻河北军中有南顾周郎、北相奉孝之说,二人彼此不睦,公瑾何不另荐一人?”瑜笑道:“公所问瑜者,乃何人可当军师之职也,并非问何人与瑜不睦,瑜据实以答耳。”
统放声大笑道:“人言公瑾雅量高致,此言不虚也!”雄大喜,遂拜郭嘉为军师,筵前交付令箭令旗,众将一起参拜。雄表奏嘉进为左军师中郎将。表庞统为右军师中郎将,同掌军事。
时至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孔明罢屯田之策,兵发阳平关,惜军爱民,励兵讲武,置造攻城渡水之器,聚积粮草,预备战筏,以为后图。细作探知,报入许都,曹操闻知,即召众人商议御敌之策。贾诩道:“臣料诸葛亮不过虚张声势,未必来攻。”
操道:“倘若真起兵入寇,如之奈何?”蒋济道:“司马仲达久镇长安,必有御敌之策。”操遂下书问司马懿。不日,回书至,操展略视之,书云:“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臣举太原人郝昭往陈仓道口,筑城守御,万无一失:郝昭猿臂善射,深有谋略。若诸葛亮入寇,昭足可当之。请大王厚封,以安其心。臣司马懿百拜。”
操喃喃道:“郝昭乃何人也?”徐干道:“郝昭乃臣旧识,此人身长九尺,韬略无双。由他镇守陈仓,可保无失。”操大喜,遂加封郝昭为镇西将军,命守把陈仓道口,遣使持诏去讫。忽报江陵守将任峻上表,说江东都督鲁肃,兵屯庐江,与荆南魏延隔河下寨,欲取荆州,乞魏王早发兵救援。操怒指东南道:“鲁肃匹夫,前番用计欺诈孤。今番尚敢动兵,孤誓灭之!”就欲起大兵征讨。
忽一人出道:“大王且慢。臣有一策,可分用五路大兵,四面夹攻,令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然后可图。”众视之,乃长史陈群之子陈泰,字玄伯。泰年十九,素有韬略,现任散骑侍郎。操大喜,遂问计于泰。
泰道:“前岁鄢陵候平定西羌,羌王彻里吉臣服。大王可修书一封,差使往其国都居延,面见羌王彻里吉,赂以金帛,令起西羌兵十
万,先从旱路取阳平关:此一路也。再修书遣使赍官诰赏赐,直入南中,见蛮王孟获,许封为云南王,令获起兵十万,攻打越秀、永昌、建宁三郡,以击西川之南:此二路也。大王可亲引中原二十万大军屯守淮上,震慑江东:此三路也。再命程昱、任俊起荆州、豫州兵十万攻取永安:此四路也。再命雍凉都督司马懿兴兵十万,出斜谷攻打汉中:此五路也。共计大兵六十万,五路并进,诸葛亮便有周公、吕望之才,安能当此乎?”操大喜道:“诚如是,刘备指日可灭!”先封泰为游击将军,让其出使南蛮。又令桓玠出使西羌。再讨诏下令各路兵马依计而发。由是天下震动。
消息先入河北,雄闻报大惊,急聚众官尚议,道:“前番遣伯宁往汉中一探刘玄德军动向,却是不济。今番曹操起五路六十万大军南侵,刘备不日将亡矣。”刘晔道:“刘备若灭,河北有累卵之危。大王可趁曹操无暇北顾之时,挥兵渡河直取河东,力擒曹仁。”
庞统道:“此非良策也。河东背靠雍凉,南连宛洛,城郭坚厚,钱粮丰有,势急则军民抱作一团,不易速下。何况曹仁戎马一生,深通韬略,虽大王全师力战,亦非三、四月可破之。如日久不克,军士疲惫,必有他人乘虚来图。以某愚见,此处使一将足可拒之。”
雄道:“那举兵渡河击中原,如何?”统笑道:“如此河北危也。”雄问嘉道:“奉孝所见如何?”嘉道:“以小生之见,莫不于远交近攻。刘备在川,虽然夺天独势,今被曹操五路兵犯境,情况也是堪危。诚如子扬所言,倘若刘备灭亡,河北岂能独存?故大王若能敛汤、武之心,收桓、庄之势,以守地之王示弱;交结刘备,誓为同盟。然后修养蓄锐,集河北之士,合四州之众,与刘备南北夹击,曹操必败。”
徐庶道:“奉孝所言甚是。刘备虎踞江荆益,兵精粮足,天下英雄,多归附之。今为大王计:操虽汉贼,根基深固,其势甚大,急难摇动,当徐徐缓图;而并州方定,民心未安,当与刘备连合,结为唇齿,此乃长久之计也。此所谓‘二刘灭曹,两分天下’,成败之机,在于今时。惟大王裁之。”雄道:“孤亦思之久矣,奈未得其便。”
徐庶道:“刘备此人素怀忠贞报国之志,更在此危难之机,若有一舌辩之士前往,晓说厉害,共议大事。此番可成。”郭嘉道:“元直所言直入小生肺腑,小生诚愿往成都,凭三寸不烂之舌,使二刘永结盟心,同伐国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