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五十九章、茶楼恶斗(14) (2 / 3)
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
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
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其始于《尚书》与《左传》,《尚书》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之说,《左传》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之说。
知指认知或良知,行指行为、行动。知行关系在中国哲学史上主要指道德认识与道德践履,其代表人物是朱熹、王阳明;也指一般认识论的意义,特别是清末民国时期,代表人物是孙中山、***。
汉代以后、北宋建立之前,儒学受到佛老二氏的冲击,儒学在社会基层至上层的影响力都比汉代减弱许多,因而在两宋时期,大儒们一方面反佛老而重振儒家的地位,一方面亦希望为帝国建立一套道德规范。
知行问题正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核心。
后来,针对“假道学”、“伪君子”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朱熹提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之说,即认为人在良知、圣人之言中的道德认识是容易的,不过之后的道德践履才是重点,人们应该努力去道德践履。
朱熹还比喻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有“心即理”的学说,他针对当时的读书人满口“之乎者也”而不去道德践履的现象,提出了“尊德性”是主,“道问学”是次的观点。
在朱熹看来,“尊德性”与“道问学”是平衡的,陆九渊反对说:“吾以为不可,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
朱熹去世后,他的学说才被朝廷推崇,在元、明、清三代被誉为圣人。
与此同时,朱熹的知行观给了人们这样的借口:我知得不够,所以还不能行,等我的知足够了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