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茶楼恶斗(14)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五十九章、茶楼恶斗(14) (1 / 3)
        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

        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

        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

        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

        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

        王阳明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

        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