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天禧元年吴山村的变化 (2 / 5)
刘吉憨厚的“哎、哎”应了两声,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转身走出了集市。
围在肉摊旁的百姓嘀嘀咕咕议论了起来:“听说吴山村的村民们不少都在做工、卖煤球,可发了不少财了。”
“可不是,这刘大郎当年穷的叮当响,今日居然舍得买上几百文的肉。”“就是啊,某也想去,可那工坊言称暂时只招本村人。”
“丁员外真是个善人,一月给一贯多钱,还管吃喝,某等村中怎的不出个这样的好人。”
“甭说了,这都是命,听闻工坊明年还会招些人,我等明年再来碰碰运气。”
旁边的吴山村乡邻听着这般议论,不管是做工的还是种田的,腰挺的笔直,头昂起好高,觉得倍有面子,神气活现的眼神充满着骄傲:看看吧,尔等那村子就是不如我等这村庄。
宋朝的祭灶是民间的一大盛事,家家户户供上祭品,希望灶君在玉帝面前说些好话,有一首诗到出了祭灶节的盛况: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祭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猪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这一天祭祀用馄饨,有“‘冬馄饨年饦’之谚”。
当时,贵家富豪更是求奇,他们把馄饨做成各种颜色,且有几十种不同的馅,放在金银器中,谓之百味馄饨。人们还要舂米作粢糕,以祭祀祖先。
吴梦只算个半神论者,对灶君自然是敬谢不敏,玉帝就算是再神通广大。。也不能对芸芸众生都能够至察细微。
何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除了赐予人类一个聪明的大脑外,又何曾给过什么特殊待遇。
可吴梦如此想,不代表丁大胜会一样这么想,祭灶节那天学堂放假,他把吴梦、智能大师和王夫子都请到了丁府。
三人一进门,只见院子里的祭桌上放着煮的红通通的熟猪头一只、鲜鱼两只,还有豆沙馅儿的汤圆,有荤有素,有咸有甜。胶牙饧、欢喜团、糖豆粥等等七八碗甜食,桌子上碟子堆着碟子,放得满满当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