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后记之自贡前世今生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0章:后记之自贡前世今生 (1 / 5)
        “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想吃嘎...”

        儿时的我,拉着外婆的手,走在釜溪河上的新桥时,便总会念叨这首歌谣。

        对那时的我而言,趴在桥边,垂眸看着脚下的潺潺釜溪河,却遥望着成都的锦江,想象着有一天,我能去往天府之都——成都生活。

        可现下,我在成都生活了十多年,却又魂牵梦绕着自贡的前世今生,寻找着她曾经的动人故事。

        自贡“因盐设市”,“自、贡”两个字便是由“自流井”和“贡井”两个盐井的名字合称而来。 

        她被称为“千年盐都”与“恐龙之乡”,同时,又享有“南国灯城”的美誉,不过,在完成这本书之前,我对她的了解,仅仅只是一个不太发达的三线城市。

        自贡建市很晚,也就八十年的历史,但自贡的文化,要从东汉时期讲起,而从那时生活下来的人们,便是自贡的原住民。

        我算不上原住民,因为,父亲那里是湖广填四川时才过来的,母亲那里是从重庆

        过来的,直到外公带着全家在自贡安家后,我们才在自贡扎根。

        从我这辈开始,才算是真正的自贡人。

        我的家在自流井光大街,被誉为“川省精华之地”,也是一个与盐韵密不可分之所。

        据载,“自流井”这名儿最初本是一口古盐井的名字,因“井水自然流出,非人力錾凿所成”而得名,即自喷卤水。

        其起源各说不一,认为始于晋、唐、宋,或始于明的皆有,但只有明代嘉靖年间(约1522—1566年之间),礼部郎中熊过在《答李令论税粮释盐策册籍事中》一文中有较为清楚的记述:“富义,邓关井,久在坍塌。其新开自流等井,课程自可兑补原额。无井灶丁,自可经免虚赔。”

        即在当时,因富顺、邓关一带的盐井坍塌废弃,自流井周围便由湖广、陕西举家入川而来的商绅大举开淘旧井,钻凿新井,铺笕理灶,从而开掘了“自流井”盐井群,而自贡地区的井盐生产中心也开始从富顺、邓关一带向该地区转移。

        到明末清初,该地盐业发展迅速,至清代咸同年间(1851—1875),便进入鼎盛时期,盐井达900余眼,且气卤兼优,而“富庶甲于蜀中”,成为“川省精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