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制酱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章 制酱 (2 / 5)
        柳奕知道,辣椒一类的东西相对较晚才出现在她的故乡本土,但豆瓣辣椒酱的制作方式却一定不是从那个时候才开始出现。

        只能说,什么外来物种被本土化应用之后,都能产生出神奇的碰撞。

        人们总是习惯于认为,只有出现某种特定的物料,才会产生某种相关的工艺。

        其实制作工艺才是最经久不衰的,它们可能根据食材的变化而产生适应性的“微调”,但制作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时间记忆,一种“根深蒂固”,一种传统,和“灵魂之所在”。

        一定要找个词语替代,也即是后来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是各色各样不同的习俗习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的“仪式感”,才决定了人和人活得不那么一样,才是区别什么“民族”和“人群”的关键之所在。

        就像为什么我们一直吃的是馒头而不是面包?

        馒头和面包为什么会不一样?

        是因为发酵的问题吗?是因为材料的问题吗?

        都不是。

        ——只因为我们的先祖习惯于“蒸”这一愉快的烹饪方式,就让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蒸碗大全”的各种乐趣。

        也让我们对同样一个白生生淡而无味的发酵面团的感官追求,变成了“暄软”、“白乎”,又得有“嚼头”、有“弹性”。

        蒸制的食物依然充满了水分,却又不为水分所拖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