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醒蛊之仪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1章 醒蛊之仪 (2 / 2)
        “十三……这倒是个挺有意思的代号!从今天起你就叫B吧!”梁山依然用那种慢条斯理的腔调对影子13说话。

        如果说雷文是A角的话,那影子自然就是B角,这是剧组常用的术语,意思正是“替身”。而13这两个**数字如果靠近一点的话,就成了英文字母B。当然,梁山给他起这么个名字,还有一个寓意就是“装——B”。

        说到底,B是要“装”成是雷文的。

        但说着说着,他突然就释放出了一种强大的威压喝道:“跪下!”

        梁山说出“跪下”两个字之后,B听到梁山的声音浑身一颤,整个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威压,接着他就有些木然地跪倒在地恭顺地朝着梁山俯首道:“B听从主人的吩咐!”

        “很好!你能知道主仆尊卑,这……很好!”梁山欣然笑了笑说道,“起来吧!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影子了——记住,你的名字叫雷文!而你在我面前,就是B!”

        “是!主人!”

        这个“影子雷文”,并不知道刚刚的这个认主仪式对于他来说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但按照他所受的训练,他的任务就是随时听从主人的召唤,服从主人的命令,自然也没有怀疑刚刚梁山和他之间的对话,实际上是服用了惑灵丹之后,必须完成的“醒蛊之仪”。

        惑灵丹是梁山炼制的一种很特别的丹药,这种丹药据他所知,也只有他所传承的丹经上有记载,在凌昭阳所修的丹鼎派秘典之中是没有这种丹方的。

        这种“惑灵丹”源自远古时期的蚩尤部落,和后世相传的“苗疆蛊毒”一脉相承,甚至比蛊毒更正宗一些。

        根据《尚书》与《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蚩尤乃九黎首领,三苗出自九黎,为九黎之后。九黎战败族人流散,东迁的一支改称“东夷”,迁往东北白山黑水间的一支后来就成了“夫余”再后来就演变成了高句骊族。

        而西迁的大部分就是“三苗”,也就是今天的苗、羌等族。在苗族的史诗、歌谣、传说中,蚩尤被尊为“大祖神”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而在这些典籍之中,蚩尤所创的“蛊惑之术”,一支都是最神秘的巫法。

        蛊术很早就在江南地区的鸟夷部族之中广为流传。最初,“蛊”是指生于器皿中的虫,而后谷物腐败后所生飞蛾以及其他物体变质而生出的虫也被称为蛊。古人认为“蛊”具有神秘莫测的性质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蛊”,可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引发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乱。

        相传,蚩尤为了联合各部对抗炎黄部落联盟,深入鸟夷部与之结盟,在此期间,凭着他过人的智慧,创制出了一种更为先进的“蛊惑之术”。

        而这种“蛊惑之术”就是被收录在丹经中的“惑灵丹”的丹方之源。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