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成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二章成家
        王家安和林月娥的婚礼十分简朴,但一些老战友和乡亲们还是主动来热闹了一回。虽说没有张灯结彩,但大红的喜字喜联还是贴起来。那头康复已久、和家安共患过难的黑驴,充当了接新娘子的坐骑。

        这一天春生没有出现,家安牵着披红挂彩的驴子,到几里外的宋庄村迎娶林月娥。宋庄村是乡公所的所在地。月娥就在乡公所的两间空房住了两天。并在这里上驴回王家凹。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相比当年的急急火火,现在依然是蓝天白云,却是换了人间。家安一身齐整干净的土黄色旧军衣,胸配红花,牵着驴子走在大路上。初秋的原野麦浪翻滚,绿水青山,风景如画。这是人民的江山,是千万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新天地。走在大路上,再也不担心天上有铁鸟下蛋了。

        家安一路走心中一路五味杂陈。出村的时候,他不自然地往西北方向看了看。那里有他们的坟茔。爷爷,珍儿姐,还有姐姐一家人都睡在那里。十几年了,他们在看着他们王家沉沦之后的第一件喜事。

        响器班子吹了一路,王家安不管不顾随他们吹什么。出上头的时候,索拉手鼓足了气息,一曲调子高昂的《喜临门》冲天而出。间听着这熟悉的曲调,眼眶中瞬间流下泪来。真个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十几年的光阴如通过了一个世纪。过去的十几年在古老中国的历史上,称得上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国人民赶走了侵略者,消灭了反动派,像领袖的诗词里所写: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林月娥做了一身红色新衣,黑布绣花鞋。乌黑的头发梳的整整齐齐。圆圆的一张脸清秀靓丽。整个人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和老气的家安一比,十分般配。

        如果是上次嫁给**连长,有些赌气的成分,这一次则不同,在知晓了王家安的诸多壮举之后,月娥心中充满了喜悦。虽然少了一只胳膊,这确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民功臣。嫁给这样的人十分光荣。

        乡公所里的干部们兴高采烈,把新娘子送出了村去。新社会新气象,也不兴坐轿蒙盖头了。一行人就这么溜达着再回去。让家安十分满意的是,林月娥山里人家没有那种三寸金莲。以后一家人就可以种上一点地了。自种自食也给国家减轻负担。

        接亲回来,又路过当年哥哥人仰马翻的位置。家安咬了咬牙,逼迫自己不要在喜日子里难过。往事如烟,谁也改变不了那些血与火。往前看吧,这一代牺牲为的是下一代人的幸福。

        比起去李家楼结亲那次来,这次来回的距离不长,不过七八公里。王家安像做梦一样,就把林月娥娶回家了。月娥的儿子春生是三天后才进门的。新婚的三天里,那个旧砖垒砌的小院里只有新婚夫妇两个人。

        这就算成家了,家安的心里没有一点遗憾。他一个一只手有了婆娘儿子,既报答了死去的二柱,也让自己的人生圆满起来。剩下的就是踏踏实实过日子了。

        王家安和林月娥结婚两年后,就见了一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女婴。这孩子被人夜晚放在家安的家门口。啼哭声在蛙声阵阵春夜里分外明亮。春生夜里出门撒尿听见了,赶紧把母亲和继父喊了起来。这个来路不明的孩子,王家安将她取名为春妮。想必是专门放在他家门口的。那几年剿匪反霸,有些在旧社会面目不清白的人家被整肃。也有些人家破人亡。

        一年之后王家安来古郡城办事,偶然听说张家堡发生的一件事。那村里的有名的‘破鞋’菊香死了。她是带着一个私生女出门的,结果人们只在清风河里找到她一个人的尸体。他的一条腿的丈夫被斗争。但是古郡城还办了一个大型斗争会。十几个缺胳膊少腿的前伪军人员都集中起来展览。当着下面的人山人海,这些人痛陈当年认贼作父当汉奸,被八路军地雷炸残的往事。台上的人涕泪交流,台下的人幸灾乐祸,高呼打倒汉奸二鬼子!

        菊香的丈夫被放回来,当天夜里就在院子里的枣树上吊死了。菊香生的那个孩子,都不知道父亲是谁。反正夫妻两个都死了,他们的两个孩子也不知所终。一个好端端的家彻底失去了人气。加上吊死的一个,院门口被枪打死过两个。三条横死的人命,加上跳水自杀的女主人,弄得这里就是白天也阴气森森。贫下中农宁可皆在茅棚里,也不敢搬进前汉奸的院子里。迷信归迷信,凶宅还是没人干碰的。因为有人传说,夜里在那家门口走。常听到里面有个女声在唱戏。唱的是《苏三起解》。这正是菊香活着的时候最拿手的。

        王家安隐隐觉得,春妮有可能就是菊香的女儿。在这个讲阶级斗争,论阶级成分的年代,王家安这样的人家是最安全的。因为家安本人是退伍回乡的革命军人。政治上绝对找不到一点把柄。所以菊香才把孩子放到了家安家门口。

        这些事只能自己心里想想,就是连自己的老婆王家安也没露一个字。孩子已经是自己的了,何必在节外生枝?

        林月娥在四十岁的那年,生下了她个家安为一个孩子跃进。跃进的名字是后来改的,当时孩子只有一个小名,叫铁柱。为了好养活。

        五十年代中期,王家安被动地当了王家凹村的党支部书记。这是乡长和后来的公社书记多次做工作,家安才答应的。这个书记是从伪军李成部队反正过来,当了副连长转业回乡的。他回来的当年,就枪毙了潘家庄的**残渣余孽、反动会道门分子潘天寿。

        家安听到潘天寿被镇压的消息,一切都晚了。潘天寿不过发了几句牢骚,就被揪出来,当天被贫下中农法庭判了死刑。

        潘晓云跟着大军南下,已经音讯皆无。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解放后王家安和潘天寿几乎不再来往。但如果他事先得到消息,那肯定会使出全力救人。县委书记就是家安的老战友段成功。两人抗战间并肩作战,家安开口的话起码能保住潘天寿的老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