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章:庄蹻论战,语惊四座(上) (2 / 2)
中军大帐内,中央挂着一张作战图,楚怀王端坐在盟主之位上,左侧为魏国丞相公孙衍、韩国太子韩奂、赵国公子赵渴、齐国将军田单、燕国丞相子之;右侧为楚国将军屈匄、左徒屈原、副将庄蹻。众人正在商议大军行军路线。
韩太子韩奂拱手提议道:“大王,函谷关乃天下险关,不易攻破。依在下之意,大军可经魏国旧都安邑,西渡大河,从临晋关攻打秦国。”
魏国丞相公孙衍建议道:“大王,韩太子之计不妥,大军绕行安邑,路途遥远,一旦泄露行军路线,秦军必然先出临晋关,东渡大河,攻入魏境,魏国百姓已遭秦国铁骑蹂躏无数次,不能再让百姓遭受战火了。依在下之意,大军还是走函谷关。”
燕国丞相子之建议:“大王,直取函谷关乃铤而走险,既然楚王为盟军约长,不如率大军南下,出方城,返回楚境汉中之地,西出武关进攻秦国。”
屈原起身道:“子之先生,经楚地,从武关进攻秦国并无
不可。然兵贵神速,如此一折一返,行军路程增加一倍有余,时日拖沓,必然丧失攻秦良机。依屈原之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敌军必会懈于防备,大军还是直攻函谷关为上策。”
正当大家各执己见莫衷一是之时,坐在最末位的庄蹻拉了拉屈原的衣角,低声道:“先生,庄蹻有话欲言!”屈原鼓励他道:“既有想法,便大胆向大王禀报,大王圣明,自有裁决。”
于是,庄蹻从末位之座站起,向楚怀王施礼禀道:“大王,末将庄蹻有计呈上,请诸位大人裁决。”
楚怀王伸手邀请道:“寡人这中军大帐便是众将士各抒己见之地,庄蹻可畅言。”
庄蹻先拱手向楚怀王施礼,再向众人施礼,胸有成竹走到作战地图前,谦虚道:“大王,诸位将领,末将庄蹻心中有些想法想说与大家听听,若有不妥,还望指正。”座中有人高声道:“这位壮士,不必拘礼,有事便说!”
庄蹻取下腰间佩剑,开始在地图上比划开,娓娓道来:“诸位大人当知,山东六国之军事、政治、经济重心与秦国关中平原之间,被山势高险地形复杂之崤山、华山以及商洛山区隔开,与东西两大繁荣区域相比,中间地带人烟较为稀少,物产不够丰富,自然地形也不利于大军团行动。无论是秦国还是六国盟军发动进攻,都想迅速通过这一中间地带将主要兵力开进对方平原区域内去作战,威胁与打击对方之心腹要地。而处于防御方,为确保己方繁荣区域之安全,也会将
军队部署在中间地带与敌交界处,尽量利用当地复杂地形来阻挡与迟滞敌军,不让对方进入并蹂躏己方平原腹地。这一中间地带虽然纵贯南北,绵延千里,但因其地形水文条件等限制,横贯东西之陆路干线唯有三条。其一,为晋南通道。该条通道由临晋东渡大河,在魏国境内沿中条山北麓东行至韩国境内王屋山,沿王屋山下向东南至轵,沿轵道穿过太行山麓南端与大河北岸之间狭长走廊,即可进入河内,来到赵国都城邯郸所处平原,邯郸近在咫尺;其二,为崤函通道。该条通道自咸阳渡过渭水东行至潼关,从潼关进入桃林山地,沿大河南岸经函谷关抵达崤山,至此分为南北二途。南路沿洛水北岸抵达宜阳,东行至洛阳盆地。北路沿涧水河谷而行,经硖石、渑池、新安抵达洛阳。东过巩、成皋、荥阳低山丘陵,抵达韩国都城新郑,魏国都城大梁也在邻近。此条通道还可由洛阳北渡孟津,过大河后经温、轵入河内,武王伐纣时便是走这条线路。崤函通道是秦国与山东诸国之主要通道,易守难攻,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若大王能在此处用兵,且大兵无创,全胜而归,必与鬼神通也!”
楚怀王仔细聆听,一边暗自点头。屈原也为庄蹻的精彩讲解暗自欣喜。
庄蹻继续道:“其三,为商洛通道。该条通道由咸阳沿灞水、丹水东南行,穿过秦岭、商洛山区,经蓝田、商县、丹凤,出武关,进入楚国南阳盆地,南下穰、邓两邑,沿汉水南下至楚国郢都。自宛东行夏路,出方城,又能进入华北平原南端,即汝水、颖水流域,北上到达韩都新郑,东进便是
楚国名都上蔡、陈。商鞅变法强秦后,秦国全面收复河西失地,秦国为了守卫关中,凭借大河、崤函、秦岭等险要地势,在这三条大通道西端分别修建了临晋官、函谷关与武关,以此阻挡他国入侵。世人皆知,秦建武关、函谷关、临晋关之目的,只为攻防山东六国也!”
见庄蹻说得如此精彩,公孙衍肃然起敬,拱手相问:“请问庄蹻,阁下对这三条大通道之山川地形,何以了如指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