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4章 第一条宽轨铁路(过年好!) (2 / 4)
“确实不怎么靠谱。”李衡实话实说道,“减速齿轮加工麻烦,成本极高。低速效率低,所以我采用了电传动,只是故障比较多。不过,蒸汽轮机高速性能很好,关键是功率够大,效率也高,更重要的是可以烧重油。”
最后一点才是李衡想要开发蒸汽轮机动力的一个原因。
东联国现在发现的煤炭资源并不多,沿海地区和河运便利的地方用煤炭方便,就算进口煤炭也合适,但这些地区本来就水运发达,其他不适合的地区布置蒸汽机的煤炭补给点就麻烦一些。蒸汽机更是在逐渐被淘汰,现在除了蒸汽动力和电厂,先锋军未来并不打算多发展普通的蒸汽机。
未来的机车动力趋势还是柴油机和电力。
先锋军和美英谈妥的石油资源很多,若大规模使用柴油,却面临着炼化能力不足的苦恼,指望大量进口又不合算,紧缺的柴油还需要提供给海上和陆地的其他动力设备。在电力动力体系还不完善的当下
,李衡也只能把主意打到了蒸汽轮机身上。
蒸汽轮机用廉价方便的重油做燃料,甚至可以直接用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上出产的轻质原油,这可以解决眼下的燃料危机。
宽轨铁路给机车创造了宽大的空间,甚至可以安装战舰上的动力。李衡展示的这台机车就是用战舰上的动力改装而成的。
“这只是用来过渡用的。大功率机车用柴油机,研制任务还得需要两年来优化,而且我们的工业水平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发展时间才能生产出来。电力机车牵扯到的难关更多,现在以研究为主,十年以后才考虑。眼下这段空白期,我们只能用蒸汽轮机来填充。”李衡也明白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是必须考虑现实,不能干等下去。
虽然李衡有未来的发展思路做指引,但工业水平限制着,没法做出突破。后世大功率内燃机车也是到了六十年代才大规模普及的,部分也是受到技术水平限制。
赵易点了点头,并没有在意。
李衡研制的蒸汽轮机车并没有耗费多少功夫,现在海军正在吸纳德日蒸汽轮机的相关技术,移植到宽轨机车上并不是太复杂。川圹高原的高原山地地
形需要大功率机车,这个时候去研制动力不足,限制更多的普通蒸汽机才是浪费。
现在李衡主推的宽轨是要以实用为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