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章 官制整改 (2 / 4)
这就导致山东、山西的商税、关税大增,根据刘君韬获得的数据,山东的商税已经是农业税的三倍之多,关税也是将近两倍的数额!
山西虽然稍微差一点,但是商税也是农业税的两倍有余,关税已经和农业税旗鼓相当了!
如果将来大明各省都商贸大兴,全部采用山东的模式,刘君韬可以预计,即便是将人头税去掉充实地方,大明国库的年收入也将至少翻两翻,而且还会随着商业的兴盛逐步增长!
所以,刘君韬在详细规划了大明新的税制之后,又将扶持商业、大兴商贸的条款列举出来,建议在朝中户部之下设立商贸司,专门负责将山东的商贸经验推广到全国去。
这还只是一部分,刘君韬还提出要对大明各地的官吏进行培训,将山东、山西的学校模式推广到全国去,所有经过科举脱颖而出的学子,都必须在学校中学习两年、并且顺利毕业才能做官。
刘君韬认为,大明的官吏应该是事务官,是干实事的,而不是只会空谈道德的道德家!
这些学子通过科举是在修身养性、培养为国为民的精神和道德,而通过学校学业,则是在学习如何治理地方、如何勤政为民!
而且学校之中没有参加过科举的学生,也可以参加国家的统一考试,按照考试成绩发放资质证书,虽然不能当地方官,但可以按照能力不同分配到大明各地充任吏员,以便逐步替换已经开始变质的基层吏员,净化大明的基层官员队伍。
这就增加了书生为官的难度,同时也拓宽了那些无法通过科举,但也有一腔报过意愿之人的道路。
可以说,刘君韬的这份奏议从根本上已经动摇了文官的基础,让大明的文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一旦刘君韬的这份奏议获准施行,大明文官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到时候,文官手中的权柄会大幅度削弱,弹劾权、司法权、税务权全部丧失,就连晋升通道也会受到挤压,科举已经不是唯一进入朝堂的道路!
对于占据天下九成之多的农人,刘君韬也有所规定,那就是天下土地收归国有,一切土地不论是士绅、官吏、豪强的,都要收归国家!
当然,朝廷会按照农田的生熟定价,花银子购买,然后再统一分配给农人,按照每户人口的多少,进行分配;农人只有使用权,也就是俗称的“田皮”,所有权也就是“田骨”依旧是朝廷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