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六十章 改制 (3 / 4)
        同时,参知政事改称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和尚书左、右丞;

        凡省、台、寺、监领空名者,一切罢去,使各机构有定编、定员和固定的职责;

        许多机构或省或并,如三司,可以解构,归户部和工部;

        审官院,可并于吏部;

        审刑院,可划归刑部。

        过去的“官”,仅用以定禄秩、序位著,与差遣发生很大的混淆。

        此次改革,“还政于官”的同时,还可以“以阶易官”,将散官正名为本官,而原来的本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仕郎三十七级,整理合并成工资等级名称,作为“寄禄”之用。

        两者互换之后,至少在名义上,大宋朝廷便恢复了汉唐之制。

        这些大概就是历史上赵顼元丰改制的全部内容,换汤不换药,导致行政效率没有提高,比过去还显得拖沓。

        所得的好处,仅仅是节省了两万缗的行政开支而已,但却是以行政效率更加底下为代价,因为其本质没有得到改变。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苏油在奏表中写明,其一,唐朝至今已然数百年,即便是最强盛的开元时期,人口,经济规模,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今日与之相比,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改制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恢复旧制而恢复旧制,而是要更好地为新朝服务。

        因此在校勘唐六典的同时,还需要将大宋如今的官制进行同步梳理,厘清两者间的关系,能平移的最好办,直接平移,其余的必须或增或减,保证满足一个前提的需要,那就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人做。

        第二就是事有大小经权,不能搞一刀切,比如中书的部门职能需要制衡监督,但是到了基层还这么搞,除了降低效率提高行政成本以外,一点好处都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