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张昭张子布 (4 / 4)
因此说,程皓认为,张昭受吴太夫人和孙策母子双重托孤,对孙权视若子侄,感情真挚,而他力主降曹的举动,也完全符合孙氏一族和孙权个人的利益,绝不是让孙权去死或生不如死的。
至于孙权自己,他的野心本来就是一步步被鲁肃等人怂恿、加上赤壁之战大胜后志得意满滋长出来的。
乱世男儿,谁不想割据一方威福自专,但虽不甘心却认清现实而归顺的亦是大多数人的抉择。
就好像前面说过的广陵太守陈登,素有湖海之志,善养士得民心,又两破孙策大军得勇名。但是之后被曹操调离广陵时。他为什么选择服从,而不是索性据地反了?
情势比人强。
从赤壁大战事后来看,孙权周瑜鲁肃们抗曹抉择,何其正确英明,赤壁之战堪为东吴立国之战,诸人一齐以英雄君臣之誉名垂青史。
但是若因此就将张昭钉在耻辱的柱子上。。又是何其的不公呢?
而且另一方面来看,在天下局势明明已然大定时,归顺中枢、重建本邦、天下太平才是绝大多数人的理想。
而为个人野心和功业便好武弄险,生生令天下分崩延续百年,从华夏历史高度来讲。。孙权鲁肃等诸人此举亦颇值得商榷。
毕竟这从来不是如抗日战争那般抵抗侵略,从来不是如岳飞抗金那般对抗异族,而仅仅是作为地方势力的孙吴,是否要归顺朝廷中枢,结束分裂,尽快实现天下一统。
比起远距离欣赏鼎足三分一众英雄们的武功,又有多少人念及苍生十室九空、百姓流离失所人相食的惨景?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张昭,从历史上来看就是这样的人。后世有人根据史书记载而称赞他“张昭身体力行先哲修身治国之道、息息心念黎民苍生哀苦”。
如此,可见一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