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张昭张子布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张昭张子布 (3 / 4)
        先举孝廉、后察茂才。

        但是没想到的是,张昭居然接连推辞不受。也不清楚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一向被认为是老好人的陶谦就这样怒了,认为张昭看不起自己,并且将张昭关押入狱。

        按照一般人的话,肯定会痛恨陶谦。但是张昭没有。等到他听说陶谦病死之后,写了一篇悼文,《徐州刺史陶谦哀辞》。

        虽然说不知道张昭为什么坚持称陶谦为“徐州刺史”而非“徐州牧”,但是在悼文中却是对陶谦大加称赞。

        “膺秉懿德,允武允文。体足刚直,守以温仁。令舒及卢。。遗爱于民”

        就从这件小事上,就能够看出张昭绝对不是我们认为的小人,反而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那么当年张昭为什么向孙权建议投降呢?其实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且鲁肃的那一番话,说实话,有些过分了。仅仅因为张昭等人力主投降就将其打成小人,有失偏颇。

        曹操的手下有一个与程皓同姓的谋士,叫做程昱。在演义里面的赤壁之战上,也有所发挥,似乎是充当了“马后炮”的作用。

        但是,在《程昱传》对于赤壁之战的描述中,表彰了程昱有着认为孙权会联合刘备反曹的先见之明。

        这意味着什么呢?等于是在说曹营其他智者。。包括荀攸、荀彧等人,甚至包括曹操本人在内,都认为孙权会和公孙康杀二袁一样,杀了刘备这个头号反贼,献其首以归附曹操,对此盲目乐观。

        张昭事实上也应当是出于这种心理。

        毕竟,有着之前曹操认可公孙氏割据辽东四郡的先例。再加上扬州的菁华在淮南之地,孙氏占据的江东五(六)郡,在当时中原人士看来,同样也是户口稀少,贫瘠偏远的化外之地。

        所以,以张昭为首的东吴文臣,会相信孙权只需表面臣服,绑送刘备或斩其首级给曹操示好,曹操会同样允许孙权名义上归附,合法割据江东,也在情理之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