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立谁为君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立谁为君 (1 / 3)
        齐侯无知一死,有资格登上王位的就只有齐襄公的儿子齐季和僖公的两位公子了。

        其实按照周礼,严格的按宗法制来进行王位传承。那应该传承的谱系是:齐僖公,太子诸儿,公子季。

        但如果无嫡系继承人,那也可以重新立嫡长子或是直接立庶长子。

        兄终弟及一般只发生在殷商之俗发达的国家,比如说宋国。或是其它的东夷、淮夷之国。

        这些国家往往保留着殷商旧俗,有浓厚的传统文化习俗影响。比如,对神秘文化很是崇拜,巫祝地位很高,鬼神之说盛行于民间。

        与周朝君王自称天子,强调受命于天,自认为代天行使权力不同。商朝的君主本身就视自己为神,也就是人神一体的存在。

        这也是商朝比较原始的一个例证。商王自认为自己本身就是神明,不同于凡俗,是高人一等的存在,所以对血统非常重视,不愿让同姓的高贵血脉受世俗沾染。

        他们往往喜欢同姓结婚,论起骨科情结,商王朝更为盛行,连带着他们的后裔宋国人也喜欢那么做。

        其实这也是没能完全文明开化,氏族文化大量残留的影响。就如埃及的法老们也喜欢骨科之恋一个样。这即能保持血统纯洁。。还能保证王权不落于外戚之手。

        兄终弟那是东夷和殷商的传统了。也就是说,按照周礼,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作为齐僖公的儿子,前任君主齐襄王诸儿的弟弟,是没有继承权的。

        但齐国本身就不是周礼盛行的国家。头一任齐君太公望一来齐就开始进行因俗简礼。有选择的继承了许多东夷人的传统。

        齐人虽也按周礼来进行政治文化建设,但“尊贤尚功”也被烙印在骨髓里了。和周人的亲蕃――鲁国,风气上就完全不同。鲁国是出了名的保守,齐国就开放得多。

        而宗法制在西周齐国传了六七代传到了齐哀公时期,齐哀公被周王用鼎烹了。既然是周王干的那肯定没错了。既然周王没错那你齐哀公肯定错了。

        所以哀公的弟弟胡公成功上位了。从此。。嫡系的宗法制传承之外,兄终弟不也可以作为登上王位的法理了。

        同样,在继承人的选择上齐国人也很现实。往往是“子以母宠”,也就是因为母亲受宠而儿子地位就高。国人们也更愿意支持,并认为他有威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