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人之为人——人之艰险(三) (3 / 3)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6.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7.成年期(40~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在孩子的成长中,亲子教育忽视不得,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育任务,方法得当,教育及时,孩子的勇气就有了。
第二,补救法。在成长过程中,一个人丧失了人生的勇气,对人生采取退缩态度,而人生的客观要求不得不使人重新树立人生的勇气。
补救法一般要有外力的介入,引导和鼓励丧失勇气者,要从容易的事入手。起初,他可能会粗枝大叶,做得很不成功,就要鼓励,诸如“你做的挺好,人们说王三三做事很认真,你做的比他好多了。”那么,王三三是何等人呢?他是有目共睹的成功人士。他觉得自己能与王三三比,有了快乐的体验,人生的勇气就来了;接着,增加做事难度,继续鼓励,继续罗列他的优点;最后,把做事当做一种展示自我的舞台,勇气就有了。
第三,自我培养法。自己饱受缺少勇气的遭遇,内心很痛苦,也认识到了勇气的不足,想改正,却无从入手。
遇到这种情况,暗示自己:“不要怕,冲上去。”先从小事冲上去,不罢手,做精致,以此类推,加大难度。增加难度最大的勇气莫过于求人。不要怕遭遇拒绝,在拒绝中前进,把打破别人的拒绝当做人生的乐趣。
人生勇气的建立是从快乐的心理体验开始的。做成功一件事,得到了别人的肯定,有了快乐的心理体验,就有了乐于做事的强烈欲望。这时候,要暗示自己:“我能行,我比别人强。”。
有了快乐的体验,信心有了,就必须面对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一定要拿下新的问题,之后自信心进一步强化,又有了快乐的更大体验。面对艰险就是要寻找这种快乐的体验,并使之达到巅峰体验,这叫化苦为乐。
一切失败来自于缺少勇气,一切心理不健康来自于缺少勇气,一切人生的不如意也来自于缺少勇气。所以缺少勇气是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人生最不幸的根源,一个人要相信勇气的力量。对于人生,应该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用不同的方式不断尝试。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