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难道是为人民谋福利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难道是为人民谋福利吗
        柏舟说道:“西周的时候,虽然主要的经济形式是农业经济,但是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干涉极少,也就说不上什么‘抑商’了。恰恰相反,有的国家正是因为对商业的重视,才逐渐富强起来。齐国最初是姜子牙的封地,据《史记》记载,‘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正因为姜太公重视商业,齐国一跃成为东方大国。卫文公‘务材训农,通商惠工’,语出《左传》闵公二年;管仲相桓公时,‘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诸侯称广焉’,语出《国语:齐语》;晋文公‘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此语出自《晋语》。这些国家皆因为重商而富强。更不要说将惠商政策视为国策的郑国了。

        “郑国北边有晋国,是当时的超级大国。南边有楚国,也是当时的强国、超级大国。东边有跟郑国国土面积差不多大的宋国、卫国、陈国、蔡国。西边是周王室。隔着周王室往西是秦国。郑国是一个典型的四战之地,而且是一个小国,在列强环伺之下竟然能存活四百多年,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挑战和打败周王室军队的诸侯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传奇事迹常常出于传奇人物之手。郑国国卿子产是中华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左传?昭公十六年》记载了一个子产拒与环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晋国有一个实权人物叫韩宣子。。他是晋国的国卿。韩宣子拥有一只玉环,这只玉环在制作的时候是成对的,另外一只玉环被郑国一个商人拥有。韩宣子到郑国办事,提出要求,希望郑国能把另一只玉环给他,这样他就能配成一对。晋国是大国,执政的国卿来要一只玉环,在其他人看来不是什么大事,认为应该满足韩宣子的要求。但子产拒绝,说这个玉环是郑国商人个人所有,不属于我们官府,‘非官府之守器也’,我们官府给不了。有人劝子产,说韩宣子要的不多,只是一只玉环,何必为了一只玉环使得晋国怀恨呢?但是子产仍然拒绝。”

        说到这里。。柏舟看着周平雄说道:“子产居然拒绝了另外一个大国国卿索要玉环的请求,不惜得罪强国、冒外交风险来维护本国商人的利益,其中的原因,想必您是知道的吧。”

        周平雄说道:“我当然知道,不过我想听听你是怎么说的。”

        柏舟说道:“子产给出的解释是:‘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匄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这段话翻译成白话就是:‘郑国的开国者郑桓公与商人都出自周,他们曾经一起在周地耦耕农事,住宿在蓬蒿藜藿之地,结为世交,相互盟誓说“只要你们不背叛我,我绝对不会强迫商人,也不会向你们这些商人索取剥夺;你们在市场上赚钱了,或者有了宝物,也不必让我知道,你们自己拥有就行了。”’子产所捍卫的,不仅仅是商人的利益,更是郑国重商的传统。

        《管子轻重甲》有言: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百乘之国,必有百金之贾。孔子高足子贡便是当时最有名的商人,背后人称为中华儒商始祖。陶朱公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投身商业,遂成巨富,更被后世之人尊称为商圣。

        “综以上事例,我不知道你所谓的的标准答案说‘春秋战国以来,到汉武帝时期,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是从何说起。”

        周平雄说道:“你滔滔不绝,举出许多事例,可是光举例子是没有用的。我们讨论的是制度性的问题,不是让你收集案例。”

        柏舟说道:“《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农工商并举,才是从春秋战国到汉武时期的基本经济政策,说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周平雄说道:“你说当时的经济政策并非是抑商,那你如何解释秦国商鞅的农战政策。《史记》记载,商鞅事秦之时,凡‘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商君书垦令篇》中,采取二十种措施,抑制农业以外的诸多行业,工商亦在其中。《算地篇》中,主张抑制谈说之士、处士、勇士及技艺之士。这种种措施还不是抑商?

        “西汉初年。。高祖仍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而困辱之”,此乃《史记:平准书》所记载,这还不是抑商?”

        柏舟说道:“商鞅治秦,的确采取了一系列的抑商政策,但这只不过是阶段性的政策。事实上秦国最后能统一六国,在于之前数代君主打下的坚实基础。秦国之所以能从一个西陲小国走向富强,根本正是由于重视商业的缘故。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文、孝、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献公徙栎邑,栎邑北卻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

        汉初的时候,虽然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而困辱之,但这亦是阶段性政策,据《平准书》记载,随后汉惠帝与吕后主政,‘复弛商贾之律’,继以予民休息的文景之治,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又是农商并重政策的体现。”

        周平雄说道:“后来汉武帝时期将诸多产业收归国营,不又是走上抑商的老路。”

        柏舟说道:“我已经说过,确实有阶段性的抑商政策,但这并不能说明抑商是一贯的基本政策。即便是抑商,各个阶段的抑商,都是事出有因,绝对不是简单的所谓‘为了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动不动用**的阶级理论来分析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政策,是站不住脚的,也会产生偏颇。”

        周平雄带着讥讽的语气说道:“你说春秋战国到汉武帝时期实行抑商政策并非是因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那又是为什么?难道是为人民谋福利吗?”

        柏舟说道:“好吧,那我就简单论述一下各个时期采取抑商政策的原因。。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