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节 赎回路权 (6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6节 赎回路权 (6 / 7)
        “话是这么说,但是这帮野心家如此贪婪,必然不愿意轻易放弃路权,即便谈判又如何?”

        说到铁路,孙中山两眼都要放出光来。

        他的铁路建设思想在很早时就形成”凹!年他撰写的《农功》一文中指出:“或云年来英商集巨款。招人开垦于般岛,欲图厚利;俄国移民开垦西北,其志不我国与彼属连之地,亦虽宜造铁路,守以重兵,仿古人屯田之法。”

        这是孙中山第一次站在国家、民族存亡的高度。提出铁路救国的思

        三年后的,灿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表现出对铁路建设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的初步认识,萌了在中国通过展交通,尤其是建设铁路。促使商业繁盛来加中国经济展的思想。

        他指出:数十年来,泰西各国虽山僻之区亦行铁轨,故其货物能转输利便,运接灵;遇一方困乏,四境济之,虽有荒旱之灾,而无饥谨之患。故凡有铁路之邦,则全国四通八达,流行无滞;无铁路之国,动辄掣肘,比之瘫疾不仁地球各邦今已视铁路为命脉矣,岂特便商贾之载运而已哉。

        “可惜现有之铁路不能为我所用,悲哉。”

        孙中山抚腕说道:“不管如何,我们都要独立自主修建铁路,再苦再难也要修。如美国新旧金山,昔时亦属荒凉,自筑铁道后。迅变为繁盛之区。西部也好,东北也好,铁路都要尽快修起来,哪怕修平行线,都要有自己的铁路。”

        孙中山在这一年。多次谈到铁路,他也认为:“美国开筑大铁道,蛮荒地方变为繁盛之区,美国之所以致富也。”

        今年8月,孙中山向李秉衡建议在旧年内为中国建筑力万皂铁路,并拟议建设三大铁路干线:南路:于南海,由广东而广西、贵州,走云南,循四”间道入西藏,绕至天山之南;中路:于扬子江即长江口,由江苏而安徽,而河南,而陕西、甘肃,越新疆而迄伊犁;北路:于秦皇岛。绕辽东折入蒙古,直穿外蒙古,以达乌梁海。

        孙中山认为选择这三大干线作为中国铁路建设的批重点的原因有此三线,全国即可联络为一种族。三线皆伟线斜行,包括西北两部五族交通。种族易于同化。三、殖民。

        西北交通可实行东南移民政策,且交通便利,则资本家自咸通愿投资,劳动家自远出佣力,尤收无形殖民之效。四、海道。三路纬线其皆得独立出海口,可补原有铁路多平行线,而无独立出海者之缺。且水6运输易于联络。”

        这个工程太为庞大且简单了些,而且,目前的中国几乎无法办到,虽然李秉衡也很赞同这么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