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节 屠杀令 (4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4节 屠杀令 (4 / 7)
        自从南华开始向爪哇起攻击后吧达维亚的华人便开始了戒严,防止荷兰人与土著的报复行动。

        由于有当年的“红溪惨案”等前车之鉴,这里的三十多万华人非常默契的进行配合,将自己的产业纳入了防区,使得整个华区成为了一斤小相对稳固的防守区域。

        这三十多万人中大部分都在当年复兴集团与德国、美国合资的企业中工作,或是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兴办了自己的产业,其他的则仍从事商业,滞留在巴达维亚繁华区从事商业的,开店的仍有上万人,这些人也成为了高危人群。

        若不是南华的两条重巡洋舰“高雄”号与“基隆”号一直在巴达维亚周边海域游戈,只怕荷兰人早就向这些华人伸出魔爪。

        随着荷兰殖民当局开始对涌入的难民进行屠杀,难民们开始向着荷属爪哇与南华控制区的中间缓冲地带滞留,向巴达维亚起的冲击为之一缓。

        荷兰殖民当局正在考虑是否将这股祸水引向华区,不过考虑到这么做的后果,在难民潮开始缓和后终于松了口气,不用走到这一步。

        在日惹,这座爪哇历史文化古城。古时候这里是爪哇第一个强大帝国马特兰地区的所在地。历年日惹苏丹王国在此建都,修建日惹城,给马特兰地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可以说,日惹是苏丹王朝的源的,是爪哇文化的源地。这里是爪哇人的圣地,如果要强行将爪哇人从这里赶走,势必要造成更大的骚乱与惨祸生。

        不过邱伟烈管不了这么多,为了达到摧毁爪哇族人文化根基的目的。他开始在日惹扶持佛教,打压**教。

        日惹有婆罗浮屠寺庙群和印度教普兰巴南寺庙群。

        位列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婆罗浮屠。”在古梵文中的意思是“止。丘上的佛塔”坐落于日惹西北方约的公里处,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有佛教哲理与艺术的古迹。

        对比于婆罗浮屠,普兰巴南显然太一般了。无论是总体规模、建筑物的体量,还是雕玄的精美程度和艺术成就,普兰巴南都无法相提并论。然而。普兰巴南在爪哇历史中有着自己的重要地位和价值,给人们留下了佛教由盛及衰之后印度教流行的佐证。

        不过这正好被邱伟烈利用起来。成为他重振符合华人利益的佛教文化。以及打击**与印度教,从而摧毁爪哇人文化根源的手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