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6节 上海与伦敦同时捞金 (4 / 5)
最近总有大笔资金打入基金会的账户上,廖仲恺也为宽裕的资金合不拢嘴,自从上海复兴大学开业后,卸下了这一销金大户所带来的包袱。顿时轻松许多。
李秉衡与温生有在沪军营待了会。便告辞离去,打算到复兴大学去看看,顺便拜访一下回国不久的蔡元培。
正好复兴教育基金会就在复兴大学旁边,李秉衡临时起念,进去看看廖仲恺夫妇。
近日廖仲恺夫妇忙着与司徒岳为的复兴银行等金融机构协商兴办各家专业工商学校的事宜,如今资金也有,司徒岳本来就打算将股市中获利转入大规模的投资实业上,这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是件要事,需要投入不少资金,所以正在联络整个上海与江淅工商界。
虞洽卿等人下个月就要从南洋回来,到那时便要开始大展拳脚,李秉衡得橡胶园骗贷计戈给了民族工业一笔至关重要的启动资金,加上南洋的机器设备与技术,实在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果没有这次骗贷计划与股市热潮,只怕民族工业要苦苦经营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进行资本积累,何况他们获利颇丰,资金充裕,可以进行有预算的投资规划。
到了上海后,李秉衡便一直想去看看廖仲恺夫妇,当年为着虞洽卿与秋谨等人的请求,出任了上海复兴教育基金会主席,一晃两年多过去。做出了许多不凡的成绩。
由于上海复兴基金会一开始便与几家银行以及虞洽卿等人的民族工业互相持股,使得基金会得到了良性的展,定期有资金会到帐,支持有规划有预算的教育投资。
与规模宏大的上海复兴大学相比,基金会只是在周围规划楼,连底下的门面前租了出去,只用楼上办公。且作为廖仲恺夫妇的起居之地。
复兴大学还没修建完毕,虞洽卿与张静江等人便规划了商业区,想借学兴商,借商兴地,让这里逐渐繁华起来。
由于开始规划的地盘较大,有够的地方荣下其他商业设上为了学校教师以及售…,建的稍有档次的住宅区,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展。
这里已经开始有了兴旺的迹象。街头川流不息,商铺生意红火,大多卖的都是再货与南洋货。
站在基金会所在的小楼前,李秉衡朝着温生有感慨道:“想不到廖先生夫妇居然简朴至此,实在是大公无私的实诚人,若是我国官员都能如此,那么官场便能清明许多。”
也不多说,只是让夏才林抱了温生有一同上楼去。
他给廖仲恺开出的薪酬是极高的,每月三千两银子,而何香凝在复兴大学教美术,又在复兴印刷公司出任高管,也有不少收入,但是据基金会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夫妇只留了何香凝教师工资,与廖仲恺自己五百两银子薪水,其余的都用来兴办孤童福利院与养老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