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6章 无心之失 (2 / 4)
前来西湖游览的人们,无不称赞说:“仙人真了不起,一举斩除了妖魔,我们世代子孙都要铭记他的功德。”
依流云回到家后,随即赶到云台山答谢黄、白二位狐仙,并同她们交流道法。狐仙毕竟修炼年浅,道法本在依流云之下,但他却也获益匪浅。
后来,君王上依流云编纂《道藏》,因为交通不便,收集经典十分困难,两位狐仙还为此走遍各地的名山宫观,协助搜集到许多上古失传的经典。
据说依流云飞升之时,曾留下法旨:“百余年来,云台山二狐对吾道贡献良多,已成仙果。依府内可为其塑金身以祀。”
依府子孙遵从遗命,便把中庭绣花楼辟为“狐仙阁”并塑了神像。
人之所以可以学仙、成仙,乃是招摄“先天一气”的缘故。
然而怎样才能得到“先天一气”呢?
丹书讲“归根复命”、“穷取生身受气初”,又讲“失从人失,复从人求”,总而言之一句话“顺则凡,逆为仙”。
要想招摄先天,必须知道人是怎样盗取“先天一气”的,人又是怎样失去“先天一气”而死亡的。
人是怎样而来的?
《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也就是说,人的形成言之,乃父精母血、阴阳二气**之时产生一股吸力,将万物所共有之本体--先天一气吸入其中。
于是,父精母血、阴阳二气加上先天一气混作一团,母体遂怀胎而有人。
华夏丹道学认为:人是一小天地,天地宇宙是一大人。
以此而论,人这小天地也如天地产生万物一般,其气清者上升为神,其气浊者下降成形为体,清浊参半者周流为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