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深藏不露 二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章 深藏不露 二 (1 / 3)
        杨家七子和潘豹这些小辈都很疑惑,摸不清现在到底是什么状况。而梁慕生则悠闲地起身,拱手嘿嘿笑了两声,“皇上,十年不见,梁慕生已经要改口称您为陛下了。”

        十年前,大宋的皇帝还不是赵光义,而是他的兄长,□□皇帝赵匡胤。直至开宝九年,□□皇帝驾崩后,其弟赵匡义登基为帝,为避其兄名讳,改名赵光义。他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收复杨业,这才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赵光义叹道:“十年前你辞官回乡,从此杳无音信,怎么现在会出现在杨爱卿的府上,还当上了教书的夫子?”

        梁慕生垂眸笑道:“陛下您知道我这个人太笨,不懂得官场的生存之道,万一一个不小心被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人给害死,那就不好玩了。所以我还是选择先跑路比较安全,你说是不是,潘丞相?”梁慕生笑看着潘仁美,早料定他依旧是那副老谋深算的模样,只冷冷瞧了自己一眼,不予理睬。

        梁慕生继续道:“梁某一生喜爱自由,觉得当个官儿还不如做个云游四方的草民来的自在。我一路兜兜转转去了北汉,巧遇结识多年的老友杨将军与杨夫人,从此便呆在杨家,一心做个教书的夫子。没想到陛下您还是那般英勇,收复了杨将军,我也跟着回到汴京这久违之地。”

        赵光义对杨业道:“杨将军,朕常常与你提起梁慕生,原来你一直都知晓他回了大宋,为何不告诉朕?”

        杨业抿唇笑道:“梁夫子一心想做闲云野鹤,不愿踏足官场纷争,执意不让臣透露他的消息,臣如何能强人所难?瞒了陛下这么久,还请皇上恕罪。”

        赵光义有点哭笑不得,无奈道:“你们俩可真会骗啊,竟然合起伙儿来瞒着朕?梁慕生,瞧你这副模样,朕险些没认出你来!”

        “陛下觉得草民变了,草民亦觉得诸位大臣也变了许多,不知吃了多少的油脂肥水才养得这般珠圆玉润啊!是不是啊各位大人?”梁慕生笑眯眯着,不停地朝席中官员作揖相拜,可那夸张的点头哈腰之举,越看越觉得是在嘲讽他们。梁慕生一个劲儿地拜他们,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拜祖宗,他们便陪笑着回拜他一礼,于是两边的人便不停地你拜我,我拜你。赵光义明白梁慕生话中嘲讽之意,见他仍是当年那副死皮赖脸的模样,笑着摇了摇头。

        这时,却见席中一名大臣极其不满地哼了一声,他是少数不理会梁慕生言行的人。梁慕生望去,作揖笑道:“哟,王大人,久违了!没想到都十年过去了,你怎么还是长得还是这么凶神恶煞呀?没吓坏天波府的小孩子吧?”话一出口,席中传出阵阵笑声。

        王侁自早就在朝中与梁慕生争锋相对,如今看到他更是不喜,对于梁慕生略带幽默感的礼貌,他竟懒得回礼相拜,只傲慢地讥讽道:“梁慕生,十年前你被人参了一本遭受弹劾,可你也不必做贼心虚地辞官回乡啊。看来其中你必定做了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大家都不待见你呢!”

        没想到梁慕生这人皮厚,听了也不生气,只昂首道:“草民虽下愚,亦知世间万物,纷繁复杂,凡事不可一概而论。譬如春雨如油,农夫喜其润泽,而行旅之人则恶其道路泥泞;月光皎洁,佳人悦其舒朗,而盗贼则恶其光亮。上天尚且不能尽如人意,何况草民?至于王大人之能,草民亦明了其中道理,大粪臭污,其质倒可肥田,乌龟丑陋,皮肉却能延寿!”说着还怡然自得地闭着眼晃了晃脑袋,气得王侁欲发怒却不能,否则不是承认自己是大粪、是乌龟了吗?只得咬牙切齿地怒瞪着他。

        众人皆在掩嘴偷笑。那赵普年过半百,在梁慕生还在朝中时,两人私交甚好,对于早已习惯了故人的牙尖嘴利的他来说,十年之后再入耳却也是久违,淡然坐在位上,阖眼轻笑。而刘公公低笑了几声,却装起了好人,道:“我说梁大人,你那三寸不烂之舌还是一点儿没变,耍了这么久的嘴皮子,你倒是累不累啊!文人哪就是这般矫情,骂人都是拐着弯的,整天咬文爵字,一部春秋可读否?”

        梁慕生打量了他一眼,笑道:“刘公公先前可害得我差点挨了一百大板,现在还怪我骂人骂得不直接。我也可以不矫情哪,我也可以骂人不拐着弯哪,只是想先问问您,那个东西还在吗?”

        殿堂内爆发出一阵哄笑声,大家都笑得前俯后仰不能自已。虽然在梁慕生还为官时两人就时常不合、斗嘴,你一言我一语争锋相对,但刘公公没料到他竟当众嘲讽自己,脸都气白了,指着梁慕生的兰花指不停发抖,娇弱地道:“你……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