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亲身犯险 资教寺勇救袁镛 (2 / 3)
事情危急了,来不及做别的打算,张镝只能两手准备,先派一人报胡隶调兵前来,自己带着亲兵前去资教寺救人,除去自己,手下人加上陈复也才二十人,没有马也没有长兵器,随身只有轻弩和短刀,而对方是元军中最精锐的十八骑前锋。区区二十一人的轻兵前往,劣势明显,但事急从权,顾不得掂量,不得不冒险前去。
……
资教寺位于鄞县城西三十里,五岭之东,石塘山南麓,坐北朝南,三面环山,正前一畴数百亩良田。
张镝等人一路疾行,走了二十几里,在姚江南岸找到一处破草房内观察地势,商定计策。众人都认为资教寺前是数百亩良田,视野开阔,若走正面,定被虏骑发现,虏善骑射,正面对敌讨不得好。张镝思索片刻,决定沿姚江南岸西行,绕到寺西侧石塘山与五岭之间,先在山间隐蔽起来。
石塘山与五岭说是山岭,其实不过是一片几十尺高的土丘,有一条官道从中穿过。其地往南往北往东几十里皆是平野,但往西则靠近四明山区。因此守在此处有个好处,即便救人不成,被虏骑追逐,西走入山便有机会逃生。
张镝带众人在官道两侧山林间躲藏下来,便欲亲自往资教寺探查,亲兵们本欲同去,但被张镝挥手制止,离敌太近,去的人多了反而容易被咬住,就令众人埋伏待命,听陈复指挥。
此时已是酉时,天色渐晚,十余名元兵在寺内或坐或立,大殿前的院子里也站了四五人,正在照顾拴在院墙边一大群马匹喝水吃料。庙门口也有两名元兵肃立放哨,还有一人牵着马,离寺门稍远,来回巡视,应是个游动哨。
张镝沿着山边悄悄摸到了西侧寺墙边上,趴下身子,躲避游哨的视野,趁其不注意又往前挪步,就快能窥见寺内情形,却不料一群鸟雀忽然惊起,那游哨立即循声过来,瞧见了张镝的身影,立刻往马鞍袋上去取弓箭,但张镝更快一步,张弓搭箭射出,直中那游哨后颈。寺门口两名元军哨兵发现动静,齐奔出来,见状忙搭箭来射,都被张镝躲过,张镝回射一箭,但角度不好,也未中。二元兵直奔回寺,打个呼哨,唤同伴来助战。张镝趁机从山沿一跃而下,奔上三五步便跳上那死游哨遗下的战马,一抽马鞭就往西跑。
院内的元兵反应也很快,有六七骑冲出寺门追来,当先的是原本在寺门口的两名哨兵,几十步外又有五骑呼啸着跟上。
寺门离陈复等人埋伏的山口不过一里多路,瞬息便到,陈复见张镝骑马奔来,后面又有追兵,立刻就有了计议,用手势令士兵们做好准备。
张镝冲过山口,转弯向北,身后二骑隔了百步紧追不放,也转过弯来。后面五骑转眼也到,刚过山口,陈复急令乱箭齐发,立时有三骑落马,另二骑也中了箭,不过未伤要害。果然是精锐,反应快速,伏低身子,调转马头就要回逃。陈复岂能放他们走,指挥第二波箭雨又是射下,这回目标集中,二骑连人带马都被射死。
另一头,张镝奔出不远便驻马掉头,紧追在前的两名元兵也已听见身后有异,情知中了埋伏,急切之间便策马往东跃下,但官道东西两侧都是水田,马蹄陷入行走不得,二人赶忙跳下马,窜上田埂徒步狂奔,张镝正催马过来,见状便在马上弯弓一箭,跑的慢的一名元兵应弦而倒。但另一名元兵甚是敏捷,三步并作两步逃进了石塘山,一头扎进茂密的树丛里。张镝追之不及,只好回头,将田里两匹马也牵上官道,顺路走回去与陈复等人会和。
张镝皱眉叹道:“可惜走脱了一人,定会翻山往资教寺去报信,十八虏骑虽侥幸被伏杀七人,仍有十一骑,如果拒险坚守,让我们强攻,伤亡必重,还要怕他们杀死袁先生泄愤!”
“须设法迫使他们放人,还得防止他们鱼死网破!”陈复也颔首补充道。
张镝思索片刻,有了计较,便道:“虏知我西边有备,必往东走,我观东边有河挡路,只有一座石桥可通行,众弟兄若携弓弩把住桥头,虏骑便遁逃不得!”
说着又向众人道:“我在寺门口抢得一马,七骑追来又射死二马,伤一马,余四马,我等便有五匹马可用。来四名骑射好些的弟兄,只需随我到寺西侧游走,不与他打斗,虚张声势,他原就知道西边有伏兵,定然不敢向西。如此则东西官道一封,南面水田阡陌,骑兵难走,北面是山,亦退不得,便可以逼迫其放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