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无双儒将
南元双方的战场已经成为了绞肉机,元国为了保证以最快速度跟上那支正在辎重营大开杀戒的南疆骑兵,术赤的率兵绕营南去,南疆不可能一路向南逃窜,必然要北归凤翔,若说人人骑马的南疆军为了避开追杀,胆敢从营帐林立的军营中原路返回,那就真是自寻死路,只能被兵力依然占据绝对优势的南朝边军来一个瓮中捉鳖。一旦康植得以从正面战场中得到喘息,就更是稳操胜券,这座大营就会是两万多南疆骑军的坟地!康植相信郑忠胜还不至于如此昏聩,
事实上闯入辎重的南疆骑军所带来的损失,康植都可以接受。对方若是和自己面对面作战比拼骑兵,对于元国来说,小输即是胜。一旦南疆精锐尽出,元军便有把握赢下这场胜利,这不是自负而是元国将士的自信。孛儿只斤在马背上建国,元国儿郎皆是骑战娴熟的骁将,孛儿只斤自诩天之骄子,与隋王朝进行交战,从不怀疑能打下南疆,他们不怕正面交战,怕的是南疆死守不出,那样一来,战力逐渐损失。可他们没料到隋朝廷对南疆的态度,仅仅是因为忌惮南疆实力的逐步增长,便舍弃南疆来消耗元国实力,可南疆能消耗多少呢?元国有自信在不伤筋动骨的情况下吃掉南疆,而南疆则是让元国在骨碎后才可迈过去。这一场元国耗不起,南疆输不起,注定惨烈!
三股骑军的南疆轻骑,面对元国辎重营自然是毫无悬念地砍瓜切菜,见人马便杀,见粮草便烧,之后便由南面出营,然后并未分兵两路,而是保持阵型,一同沿着元军大营左侧外围往北直下。仍有一万六千人的康植嫡系精骑,在稍稍绕出一段远路后,也开始从后方疾驰而来。
再往南,元国西线大军的步卒也开始出营结阵,已经开始不断向右方移动,堵截那支即便能够顺利凿阵南下的南疆骑军。更南边,两万余精骑也正在赶往大月坡。按照这种情形,南疆主力想要越过三道防线,同时还要避开康植精锐骑军的追杀,绝对要付出惨重代价,元国想一口气包饺子一般将南疆包围,而后一口吃掉。
术赤策马前冲的时候,真是志得意满,已经在想象不久之后自己一手拎着南疆将领的头颅,一手提着滴血的战矛,大踏步跨入那座皇帝陛下高坐龙椅的庙堂,成为王朝第一位凭借军功封王拜侯的边军大将。这位正值壮年的豪阀大人物忍不住哈哈大笑,高声道:“南疆诸将,将是我成名脚下的枯骨!”
在这种情况下,本该率领三万兵赶赴西蜀守关的秦骁突然接到徐龙骑快马军令,在半途中,突然分兵,亲自领两万骑兵奔赴邢台,剩余一万骑兵则交给副将徐濮,前往西蜀守关。对此徐濮并非没有异议,毕竟三万骑兵增援西蜀是为国而守,徐龙骑也下了军令,是不容更改既定路线。但这样一来,徐龙骑便是明着私自调动朝廷边军参与南元战争,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不可能错过这个扳倒徐龙骑的大好机会,可徐濮不敢不听这道莫名其妙的军令,万一贻误战机,南疆和徐家军将一起陷入万劫不复的凄惨境地,尽管完全不知道白白浪费两万骑兵支援邢台和大月坡有何意义。
战场变化瞬息万变,邢台在凤翔和集庆之间的一座小军镇,可有可无,但是有些特殊态势之下,极有可能成为元国奇兵的突破口,不但可以作为抄截郑忠胜部骑军后退路线的险隘,还能够让兵力从来不是问题的元国边军,在打下凤翔后,舒舒服服以军镇作为依托,对孤悬塞外的集庆,铺展开足够广度的进攻线。原本一城一镇不足以成为大月坡战事的转折点,但是目前有利于大月坡的大好形势,反而凸显出了此镇的潜在战略意义,且邢台并是南疆重镇,所以守军极少。
秦骁甚至徐龙骑如此安排必有深意,且自身也是兵法大家,细细思略后,便推断出了徐龙骑的意图。凤翔战事已起,若是凤翔失守,集庆将孤立无援,而秦骁率的这支骑兵,就是要彻底解决凤翔的后顾之忧,秦骁令手下迷惑不解的族弟秦勇率五千驻扎邢台,自己领一万五千骑兵绕到邢台东边的丰源。徐龙骑在赌,赌元军会分兵来袭邢台。
此时此刻,秦勇快马赶至邢台,军镇的城头,看着城外那些在数千骑军护送下赶来攻城的元军万余铁骑,他知道自己的徐将军赌对了!元国确实意图偷袭邢台!
在这之外,除少数骑兵,还有一些兵马虽是初见,却早问其名,其中就有在元国边军中比较鹤立鸡群的步跋卒,世人皆知元国骑军擅急战奔袭,从未听说过有过善于攻城的兵马,从来都是要么绕过那些雄关险隘和高城大镇,要么一直都是骑军主动寻求中原边军的野战主力,将其一举歼灭,使得那些边关城池都失去原有战略意义。但是如今的元国不太一样,除了各大将军的私军里大部分是步卒之外,边军在数座军镇里更是屯扎有一种特殊兵马,就是步跋卒。他们绝不同于寻常步军,其待遇不输于中原历史上的重甲步卒,是那位元世祖孛儿只斤眼中真正的百金之士,宋玉生前曾对这支部队有过这样的描述,“元国步跋卒,为元世祖心血所在,上下山坡,出入溪涧,最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山谷深险之处,多用步跋卒,攻城之力,不输中原头等锐士。”
秦勇轻轻呼出一口气,瞬间眼神冷冽,随手将一具披挂甲胄的尸体高高抛出城外,正是原邢台守将刘思。刘思见秦勇率军而来,不分青红皂白便下令射杀秦勇等人,待秦勇攻入城中,刘思竟要弃城而逃,被秦勇手下抓住。元军显然有备而来,早已说服刘思暗中归顺元国,里应外合,邢台如何受得住?秦勇根本不去看那具重重坠地的尸体,喃喃道:“以前总觉得兵书上所谓的用兵如神,都是读书人出身的史家胡乱吹嘘,如今看来,是我井底之蛙了。”
徐龙骑不但预见了元军意图染指邢台的结果,而且快马追上秦骁,传下军令,不用全军去支援西蜀。而是火速分兵邢台,一部分驻守,一部分进行抄截,吃掉所有渗入进来的元军!
这份胆识和魄力,真是让身处同一阵营的感到震撼和钦佩!万一万一,事到临头,一就是一。但是远在平阳的徐龙骑,就恰恰能够将这个成真的万一,原封不动还给元国。不觉得这是什么瞎猫碰到死耗子,练武之人,有惊才绝艳的不世出之天才,用兵之人,也是如此,成为那种不世出之英雄。
在平阳军镇城头之上,徐龙骑身披甲胄,神情冷漠,看向南边。哪怕是这种装束,这名相貌儒雅的将领,更多还是给人一种读书人的感觉。
后世评价,自战国以来,堪称儒将者,以战国时期叶重最早著称,叶重之后,当属徐龙骑夺魁,徐龙骑也被誉为古今第一儒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