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此生不为帝
转眼间就临近年关,明帝也终于从炼丹求长生中,回到文武百官面前。
这日早朝,百官早已习惯将奏折交于内阁,由内阁批复后散朝。谁知明帝竟出现于早朝之上,百官惊讶之余,齐呼万岁。更有年老者,以为明帝终于要重新开始整理朝纲,老泪纵横,言先帝高祖保佑。
就在有人以为隋明帝转性之时,隋明帝说:“朕于众道长,寻世间之妙,炼万物之精华,求得道以长生。遂朕决定,今年年底,家家贴那三清之像于正堂,不得有误。若有奏折交于内阁,待内阁批后交于御书房,朕一并复批。如无大事,不得扰朕。退朝。”
百官皆默然。众人皆知内阁批复后的奏折,是怎么送到御书房,再怎么送出来。皇上连御书房都不会去,怎么可能复批。就在百官退朝议论之际,徐亮拉住次辅朱方衣袖,说:“朱大人且慢走,老夫有几句话想同你讲。”
朱方因前些时日,徐亮的那句:百官皆为稚童,而对徐亮有些生气,于是态度并不好的说道:“首辅大人这是何意?吾之稚童,怎配与大人交谈。”
徐亮歉意地笑了笑,说:“老夫前几日所说的话确是不合适,还望朱兄海涵。你我同为两朝元老,皆食皇禄,为皇上及万民尽心谋福。今圣上痴迷于长生之术,朝政奏折批复之任落于内阁肩上。老夫虽无甚才能,却是对朝廷一片忠心,天地可鉴。”
朱方听后点了点头,随后徐亮又道:“作奸犯科之事,徐某谨遵先师教诲,绝不敢有所犯。今徐亮有幸得一门生弟子,视为未来朝堂之中流砥柱。虽天生颇有大局观,只待时间雕琢便可委以重任,可如今的朝廷确是容不得他慢慢成长。所以我恳请朱兄与我一起说服其他二位内阁学士,让我这弟子可以观批奏折,我以性命担保此子品行,日后定能为国尽力。”
朱方道:“你既如此推崇他,我虽恼你前几日之言,却知若论报国为民之心,无人出你左右。也罢,你我都已年老,未来的朝廷还是需要年轻人守护。”徐亮拱手作揖拜谢。
后陈公瑾得徐亮,朱方所助得以入阁观阅四位阁老批复奏折,心中对天下的形式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日复一日,很快到了年关。家家户户贴春联之余,不得不再贴三清画像。大好洛阳,新年之际,能有不伦不类之意。
而李英也即将南去就藩,这几日正在家中收拾东西。宋玉决心一人随李英南下,家人仍让其居住洛阳。
这日李英得明帝召见,入宫面圣。明帝于御花园等候李英,李英见明帝后跪拜参见,明帝让李英平身后说:“一转眼老九你都这么大了,还有两天就要南下就藩了吧。”
李英称是,明帝又说道:“父皇生前是最疼爱老九你的,记得你出生之时父皇很是高兴。我有种感觉,如果老九你再早出生几年,父皇或许会把皇位传给你。老九,说实话有没有想过做皇帝这件事。”
李英慌忙跪拜道:“臣弟不敢!臣弟只想尽力守护江山,为皇兄分忧,绝无半分不臣之心。”明帝笑着扶起李英说:“这里又没有外人,你我兄弟之间谈话,不必用这些繁文缛节。你是我看着长大的,我相信你的品行。但老九你要记住,以后你可拥兵,可壮大实力,但你要答应朕,此生不得造反。”
明帝停了一会儿,接着说:“朕虽求长生,可朕依旧是大隋的皇帝,先祖留下的基业不可在朕手上断送。如若朕求得长生,便会隐居。我们李家的天下终要靠你们辅佐下一任皇帝,来稳固江山。即便未来的皇帝对你进行制裁,朕也要求你不可无之冲突造反,李家的天下不可因李家人而动摇,你可做得到?”
李英恭敬道:“承蒙皇兄信任,臣弟此生无论如何,定不会贪恋皇位,行那谋逆之事。如有违背,天诛地灭。”
明帝笑着说:“朕相信你的品行,不必发此毒誓。来来来,陪朕去手谈一局,朕早就听刘基说你棋力不俗了。”
天佑八年正月七日,豫南王李英奉旨前往南疆就藩,隋明帝李治于御书房挥笔写下精忠报国四字赠与李英。自此,天下格局开始悄然变动。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