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翰林老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翰林老叟
        李英第二天酒醒后,发现宋玉早已在太医院多时,揉了揉太阳穴说:“让先生久等了,委实是不胜酒量。”宋玉笑笑说:“无妨无妨。今日前来是告知殿下,最多再有两天,西北定会有叛乱生起,到时候还请殿下进宫面圣,无论如何都要求来这次平叛的机会。”

        “先生怎知西北会有叛乱?”李英疑惑道。“殿下可是忘了老夫乃是监天寺的监寺了?西北隐有恶蛟浮现,此乃叛乱之兆。”

        “先生大才!此次叛乱,西北百姓民不聊生,我定会向陛下全力争取前去平叛,还西北百姓一份安定。”“善!殿下须知如若出战,须从翰林院寻一名叫杨瑾之人。此人深谙兵法之奥妙,出征之时少他不得。”“谨遵先生之言。”

        次日,西北边塞驿道燃起烽火。隋顺帝曾按赵括所言颁下命令,若有地方叛乱,该驿道方向即刻燃起烽火通知京都。梁王正是在西北地区举兵造反,这与宋玉所言时间几乎一致。

        李英看见烽火燃起,心中对宋玉的敬重又多了几分。

        李英按宋玉所说,快步走向太华殿,料想今日发生这种大事,皇兄定会在太华殿与群臣商议。可当李英到达太华殿才知,即便烽火传信,皇帝陛下仍旧于炼丹宫之中与一众道士炼丹求长生。李英叹息一声,快步向炼丹宫走去,到达后足足等了三个时辰才得以见到当今的天子。

        李英跪拜参见,明帝道:“九弟身体康复的如何?如此急冲冲的来找朕所为何事。”“劳陛下费心,臣弟已无恙。今日听闻西北梁王叛乱,臣弟特来请旨替陛下前去平叛。”“哦?有这等事?梁王好大的胆子!老九有心了,不过领兵之事还是交给他人吧。你身体刚好,不宜领军。”

        李英牢记宋玉教导,无论如何也要争取到这个领军作战的任务,于是回答道:“启禀陛下,臣弟多年愧食俸禄,如今叛军作乱,臣弟一来是想报效国家,二来也想作为皇亲亲自率军,让他们知道陛下天威不可冒犯。”“好,好,好!当真是英雄出少年。老九你既如此请求,朕便派赵老将军率十万大军,同你一起前去平叛。”

        告退明帝后,李英前往翰林院寻找宋玉所说之人,可问遍翰林院居然没有几个知道的,最后还是一个老儒生说那个叫杨瑾每晚溜出翰林院,到杏林处喝酒。

        翰林院自隋顺帝开始,便有着极大的自由权,每日只须考成签到,完成手上任务便可自行安排其他,隋顺帝以文治国可见一斑。

        再说李英终于在杏林寻到杨瑾,所见与想象中的羽扇纶巾相差甚远,乃是一穷酸老叟,似乎是喝酒喝多了正在喃喃自语。李英暗骂自己不可以貌取人,走上前去拜年老叟:“敢问是杨瑾先生吗?”老叟停下口中话语,说:“先生?先生没有,老叟倒有一个。除了喝酒,别的都不会,你找我作甚?”

        李英向老叟深深一拜说道:“梁王西北叛乱,那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愿先生能助我前去平叛。”“哦?你要去平叛?你可知西北梁王骁勇好战,手下兵马强盛,你此次前去,他们正是以逸待劳,极有可能大败而归,还有可能把小命就在那里,你还愿去?”“范大家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虽不才,却也想为民为国尽力。大丈夫死则死矣,何足俱兮!先生既有盖世之才,何不投以国家,为百姓谋福?”

        言罢,李英不怒自威。重瞳之中仿佛有金光闪过,刚毅却白净的面孔,加上修长的身材,好一副儒将之气!

        杨瑾正视李英道:“这次我可以跟你出征,不过记住,你回去跟宋老头说,这次他欠我一个人情,别以为我不知道是他让你来找我的。你看这样行吧?九皇子殿下。”李英没有任何奇怪对方是如何知晓自己身份,只是又一深拜说:“我替西北百姓先行谢过先生!”杨瑾坦然受之。

        谁又能想到翰林院这不起眼的喝酒老叟,在年轻时竟曾为高祖李继出谋划策,最终却舍弃荣华富贵,孤身入翰林院隐于院中,年老却又因高祖后代重新出仕。

        天佑六年七月,西北梁王联合边疆藩夷共计八万人叛乱,擅杀梁王境内都护。隋明帝遣老将赵括、其义子徐龙骑以及先帝第九子李英率五万精兵前往西北平叛。史称天佑三大征之西北之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