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张家坟地的轿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张家坟地的轿子
  大清宣统二年,也就是1910年,农历庚戌年,三姓庄的天气已然进了腊月,月黑风高的深夜,外出行医深夜才从马厂减河南面的村子赵辛庄赶回的张大夫,走到自家坟地边上时,是惊得目瞪口呆,这张大夫是什么来头他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他看到了什么?

  那一夜,张大夫略带疲乏走在张家坟地东面的土路上,尽管天色很黑,但由于路熟,就是闭着眼睛他也能走回家,他走着走着,一抬头,猛然间,看到了一顶轿子正围着张家坟地飘忽转悠,骄子四面的窗口向外散射着清冷的灯光,四台的骄子没有一个人抬,可离地足足有三尺多,骄子的轿顶还时不时闪一下金光,轿子围着张家坟地的边缘逆时针飘动着,高低不平的地面、七高八低的灌木棵子对轿子的移动没有任何的影响。张大夫两眼死死地盯着轿子,当轿子飘到张家祖坟北面的蛙蛙堂时,轿子突然打了一个旋,打旋的地方正是当年义祠宝箱子这个老道孩童时被丢弃的地方,轿子旋后,继续由东向西行着,到了坟地的西北角转而由北向南,轿子像更夫巡更一样,围着阴森的、寂静的令人窒息的坟地转圈。

  看到围着张家坟地转圈的轿子的张大夫,踉踉跄跄的回到了家里,一头扎进被子里就昏天黑地的睡到了第二天的晌午过后,睡醒了的张大夫,伸手摸摸自己的脑袋和四肢,又拧掐了一下自己的肚皮,确定自己没有什么异常,也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就是觉得好奇,十分好奇。

  这张大夫就是当年和单姑太一起抗击天花的三姓庄郎中张洪利的后人,他继承了他们家的医术,但他的为人和医德可比他先祖好的不是一点半点,通过访名师、问高人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此时的张大夫的医术那可是在十里八乡有大大的名气。头天晚上他为什么回来这么晚呢?原来是赵辛庄的一名老农,后晌个,上房晾干菜,从房顶上掉落下来,不但摔断了大腿和胳膊,而且还有严重的皮外伤,主家来人接张大夫去看病,张大夫问明情况,收拾停当,带着药品直奔赵辛庄,去赵辛庄时还是大天大亮,为了赶时间救人,张大夫就小心翼翼的在马厂减河上踏冰而过,可到了给病人熬完药、看完病,天已经大黑了,加之河里的冰也冻的不是十分结实,回来时,张大夫就转道九宣闸回家,所以,走到三姓庄前面的张家坟地时已经是半夜了。

  张家坟地大明宣德年间立祖,到民国初年也有四百八、九十年的历史了,虽说张家的祖坟不同寻常,祖坟里面没有男人尸身,是几个女人的合葬墓,但几百年总的来看,还是一块**,就是靠着这爿坟茔,来自湖北孝感三张村的三户张姓人家得以繁衍成三姓庄最大的族群,单单凭借人口数量上的优势,张姓在三姓庄绝对是有影响的大家族了。

  张家坟地的北面依托着三姓庄,东面是一条连接村子和古盐道的土路,土路南北向十分顺直,路的东面则是单家的百亩良田和几个水塘,西面和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地势平坦。要说张家坟地这风水嘛,的的确确说不上是什么**,可这阴阳宅的风水都是动态的,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今天的**,可能是明日的风水死地。一个好的风水先生就是一个格局规划师,风水先生的格局越大,能耐就越大,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道行越大,法力越强,一般的风水师仅仅就坟地周围本身的地势地貌看风水,小有名气的风水先生能够把坟地周围数十里的山川地貌、甚至连飞沙走石等因素都统筹考量,一并作为墓葬向口、高低和布局的依据,半仙半神的风水先生嘛,那就是天地人整体把握了,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要干系统工程了,甚至要有神灵的赐予了,当然了,那都是皇家才用得上的套路了。风水先生看风水,是一门行当,大都是为了谋生,平常人无需说东道西,信与不信,信多信少,都是自己的事。世人如果认为仅仅靠风水就可包他家如何如何,那就大错特错了,风水都是动态的,风不固定,水不定型,一切都在变中,如果不变,用了人世间最好风水师的皇家,哪还有完蛋这一说。再者,也不是所有风水先生道行都炉火纯青,这一点,他们自己心知肚明,其实哪一行都如此,平平常常的人多,出类拔萃的人是少之又少,所以啊,看风水大多解决的是心里和精神层面的事,别想得太多了,正如是“世上若有封侯地,何不用来葬乃翁”。那么,坟地怎么才能有好的风水呢?好的风水就是活着的人,能够在节日里,去祭奠先祖,能够有人打理的坟地就有好风水,先祖的后人能够从善如流,自然就能增加坟地的风水灵气,好的风水,需要行善积德去滋养。

  抑制不住好奇心的张大夫,决定去找三姓庄村东李家大头媳妇念叨念叨,这大头媳妇和张大夫一样,在三姓庄都有影响力,二位都做行善积德之事,从不讹诈百姓,尤其是大头媳妇能够和神灵沟通,可以和神灵对话。张大夫把前一天看到的情况,毫不隐瞒的和大头媳妇说了。

  “好事啊,你们张家要出文人了,如果能够护住这颗翎子草,能够出文能提笔安天下之大人啊!就是风水破了,也能出个书类先生。你们张家的坟地从武气,正向文气方向转啊,你们张家先祖在那面被人家曾国荃的人打败了,发誓永远不再入武行了。”

  三姓庄地处大运河的弯兜怀抱,不论哪个姓氏应该说都得益于大运河,大运河的弯兜影响着三姓庄的一切一切,不论是阴宅,还是阳宅,此时的张家坟地恰好呼应着大运河的弯兜。张家的文风兴盛起来了,和单家一样,有了私塾,出了小有名气的张先生,而且大有发旺之势。两年来,张家坟地夜里的轿子还是那样循着,张家的风气一改旧日的舞刀弄棍,崇尚起了舞文弄墨。

  民国三年春,一行送葬的队伍,正敲敲打打向三姓庄北面的大运河弯兜处行进着,棺椁中装殓的是三姓庄邻村已故苏姓商人,此人在天津洋行做买办,钱资颇丰,几年前,就从三姓庄大张家手中购得大运河弯兜处良田六十七亩,以备它日用作墓地。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苏家的墓地和张家坟地正好犯克,从此张家坟地的轿子不见了,已经展露才华的张先生,没有成栋梁之才,在三姓庄默默无闻教书一辈子。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