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5章 卖面子,谈院线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115章 卖面子,谈院线 (3 / 4)
        邵谊夫的观点是:我发掘了你,捧红了你,没有我,便不会有你;所以,你就应该感恩戴德,俯首贴耳地为恩主效劳一辈子;而我包你更红更紫,衣食无优。

        像王羽这些人则会如是想:你捧红了我,我也给你带来了巨额盈利,我们基本两清。我会终身记你的恩,但我不能终身受穷——仅仅满足你所承诺的衣食无忧。更何况,衣食无忧怎么可能,电影是竞争激烈的青春饭,我老了怎么办?失宠了怎么办?公司衰落了怎么办?全香江人,都想发财,我们为何不能?

        相比邵谊夫,邹闻怀的态度就开明多了,把主仆的雇佣关系,变为平等的合作关系,高呼“有钱大家赚”。

        当然了,慈不掌兵,义不理财,邹闻怀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只不过换了一种剥削模式罢了。

        等嘉禾也成为一方霸主后,邹闻怀可以做到在香江本地票房分红上清晰明白,但更为丰厚的海外票房,就揣进自己的腰包了。

        随之,洪金保等人,也成了新一代不安分的“王羽”。

        简而言之,人类社会的任何辉煌,都离不开“燃料”和“花肥”。

        邹闻怀推崇的制片人制度,貌似设身处地地为电影人的利益着想,但未尝不是迫于眼前财力不足形势的无奈之举。

        所谓的制片人制度,就是掌握影片生杀大权者,不再是制片公司的老板,而是金钱。

        按照“谁投资谁享受权益”的原则,影片的权益划分,由各方出资出力的多寡来决定。

        邹闻怀在具体推行制片人制度的时候,方式更加灵活。

        全资没问题,合资也可以,嘉禾都愿意出厂标,并主持摄制。

        如此一来,嘉禾经费匮乏的矛盾,不但得到解决,还减少了经营风险。

        自然而然地,高弦一表达出双方合作的意愿,邹闻怀便欣然同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