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物竞天择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1章物竞天择 (1 / 3)
        果不其然,卢岩和叶锦成来到后稍作寒暄,待到坐桌后几杯酒下肚,话题就扯到正轨上了。

        这两个人显得踌躇满志,而且意见基本一致,那就是驰风厂亏损的太久、太多了,职工们也没少跟着吃苦遭罪,老少爷们不但在眼巴巴的等米下锅,也都在急切盼望着生机重现……如今终于迎来翻身做主、扬眉吐气的一天了,那就别说废话,大伙必须鼓足干劲加班加点的投入生产,争取早日实现扭亏为盈。

        当然,以卢岩和叶锦成的角度来说,除了动力,还有巨大的压力。

        毕竟是他俩大笔一挥,和县里签下了15亿的巨额买断协议,随着驰风厂改制的启动,先别说解决二百多名职工的温饱和一系列必须的成本投入,单是这笔债务压在头上,也必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难有一时半刻松口气的闲暇。过去厂子里赚多赚少,或者说赔多赔少是县里接住大头,现在就轮到他们坐上风口浪尖了!

        而纵观整个事态的形成,贯穿始终的“主谋”正是卢禹,拍板定夺关键策略的也是卢禹,卢岩和叶锦成除了对其付出绝对的信任外,还把他的超级电池技术视为最强大的“主心骨”,如今大事已毕、百废待兴,不来找他拿章程、要主意,还能去找谁?

        指望着他俩带领全厂职工从新冲上那套老掉牙的生产线,再有多少钱都不够赔。

        说白了,从这一刻起,不管卢禹愿不愿意、反不反悔,驰风厂都已经不再姓“公”,而是姓“卢”了!

        连带着,他也收获了二百多张等着吃饭的嘴,和15亿债务。

        要是算上此前靖熙蓉代为偿还的欠款,这个数字只有更高!而那笔债,也没有理由不还。

        卢禹吃了口菜,默默思忖,说道:“这样吧,具体的计划咱们可以等会再谈,锦成大哥,你把舵驰风厂可有些年头了吧?对于当前国内国际的市场趋势、竞争环境,还有上边变换不定的政策制度,一定都有深刻现实的解读,不如联系这些内容,你先给我们做个大致的剖析吧。”

        “那好,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献丑了。”叶锦成面色郑重:“其实有关这些内容,你不问,今天我也打算说说的,还专门做了不少功课……因为咱们下一步如何开展生产计划,都和这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能再像从前那样,犯下方向性和决策性的错误!”

        接下来,他拿出个小本本,开始了滔滔不绝的陈述。

        在第一步的生产计划上,叶锦成并不赞成把步子迈大,建议先从电池部分老老实实做起,奠定出一个稳健持久、牢不可破的基础规模。因为驰风厂首先具备生产动力电池的资质,其次卢禹带来的革新技术也仅限于电池组别,涉及到电动车行业的其他结构,比如电机、配件等基本上是没有优势的。

        这种情况下与其把技术上的优势劣势“捆绑”推出,还不如把超级电池剥离出来,单一对接市场需求,专心致志的打好根基。反正当务之急怎样都是生产,怎样都要创造利润,从而养活职工、偿还债务,拿一块超级电池配一台电动车看似是中规中矩,实则耗费的成本、资源反而成倍增加,对市场利益的精准抓取也会大打折扣!

        搞整体电动车的生产销售,并不是驰风厂当下最迫切也最正确的路子,把卢禹的超级电池打造成精益求精的拳头成品,赢得效益口碑的双丰收,再循序渐进的侧重其他环节研发才是正解!

        而涉及到动力电池市场和领域,叶锦成给予的评价只有两个字:惨,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