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2章合纵连横 (3 / 4)
所以总体来看,只要有那些逆天的“传世佳酿”打底,卢禹的策略完全能行得通,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他不怕侯天勇此行谈崩了,反而是怕他做的让步过多,谈的“太成功了”。
关于“新酒”的上市销售,一直困扰着卢禹举棋不定、犹豫难决。
其中的关键,不在于销售网络、不在于经营策略,而是酒品本身的质地。
要是按照侯天勇这种老油条的评价综述,经过卢禹目前配比定式产出的每一瓶红酒,都已经达到了欧洲知名酒庄的轻奢级别,没行市有比市,人家包着原装进口的外衣和品牌溢价优势已经存在了,他们又该怎样定位这些本质上并不逊分毫的“国内新品”?
众所周知,在我国红酒这个消费领域里,受众们的衡量标准一向就是“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而且消费观念非常顽固。越是接近于高端名贵的红酒,越是国外的好。不但那些巨星名流、达官显贵们对进口高档红酒青睐有加,就是白领小资们也往往能如数家珍的罗列出拉菲、拉图、玛歌、柏翠是如何美妙,进而对国产货嗤之以鼻。
上述这些人,可能就已经占据了我国红酒消费领域里过半的高端群体了。
诚然,别说卢禹了,换成侯天勇、胡汉卿也得认识到: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并不代表我国的消费者们一味的愚蠢无知、崇洋媚外,就喜欢把对洋酒的钟爱当成一种时尚潮流,而是对比两方面酿酒的历史底蕴、技术工艺和品牌影响,国内红酒确确实实被人家甩了不止十几条街。
人们喜欢好的,摒弃次的,这有什么不对吗?
反过来,要是拿我国的白酒消费领域说事,可能就不存在这个现象了。
卢禹始终觉得,自己得先认清这个短板和弊端,看明市场的大趋势后再相应的做出决断。也就是说,他必须在击溃胡汉卿和正常的市场定位之间做个取舍。现在看来,前者显然不是问题,复杂的在于后者。
拿一个最直观最基本的契入点来说,怎么给红酒定价,就是个很难决断的难题。
亚联酒业即将上市的新产品,究竟品质怎样,卢禹和侯天勇最最清楚。可以想见,短时间内就会引发业内的塌方式轰动也不足为奇,但越是这样,他们就越该做足之前各方面的功课。假如发售伊始,为了和胡汉卿血拼,这种红酒被定价为30元一瓶,那算形势所迫还算暴殄天珍?以后局势的走向,又该怎样掌控?
这不同于上市公司发行原始股,一开始可以便宜的像大白菜,过后水涨船高,怎么炒价都行。在实业领域,最真实也最客观的规则永远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以次充好司空见惯;但硬是把高端的东西低端卖,岂不等于迈步之初就打了无形的折扣?即便是牛刀小试的为了帮助侯天勇,卢禹也不能埋下这种自毁长城的隐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