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内幕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内幕 (1 / 2)
        听完熊笑三一番告白,匪兵们这才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是什么,再加上对方态度诚恳并一再保证将人带回来,杨冬青等人这才舒缓神色一齐站起来抱拳施礼,口中连道辛苦。

        等门外传来吉普车启动离去的声音后,刘建章这才笑眯眯地望着杨冬青捉狭道:“怎么样,杨老弟这下总该满意了吧?”

        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杨冬青有些不解地问他:“还是刘团长够朋友,兄弟代东北佬和高大炮先谢过老兄的仗义了。不过,熊团长此去真就能把人给带回来?他会有这么大的面子不成?”

        有些感慨地端起酒杯,看着杯中清亮的美酒,刘建章叹了口气道:“杨老弟那是有所不知啊。咱们这位熊团长的背景可不一般,我这个团长跟人家比起来,那可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呀。”

        被他的话搞糊涂了,白仙姑快人快语地插嘴道:“看您这话说的。都是堂堂中央军的团长,一样的上校军衔,我怎么没看出他比你强到哪一块去?”

        有些恼火地摆了摆手,刘建章没好气地呵斥道:“你个妇道人家知道什么,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军务是你能掺和的吗?”说完烦闷地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施林先端过酒坛给他续上酒,又同情地看了他一眼,这才小声解释起来:“你们是有所不知啊。我们团座跟熊团长真是没法比啊。远了不说,人家是黄埔军校的六期生,和号称特工天才的军统戴老板(戴笠)同届,有这层关系在,人家的前途能是我们团座能比得上的吗?”

        听他这么一讲,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刘建章内心的苦闷。同样是团长,在国民军里面,有背景和没背景那的确是大不一样的。像杨冬青一不是军校毕业,二没有后台的军官,即使你能力再出众,再能打,干到个上校团长也就算是到头了。想必刘建章也就属于这种情况。

        左右打量了一下,见四下再没什么闲人,伺候的招待也都去后厨上菜去了,施林先将身子伏在饭桌上小声说道:“再告诉你们个秘密,你们可一定要守口如瓶,千万不能说出去喽。”

        看他如此神神秘秘的,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勾了起来,大伙纷纷点着头连声保证。

        见众人的兴趣成功被自己调动起来,施林先这才满意地继续小声道:“你们知道熊团长的父亲是谁吗?”说完有自顾自讲出了答案:“熊瑾玎!”

        瞅着眼前一帮人搜肠刮肚的想了半天仍然毫无头绪,只得将求助的目光重新投向自己,施林先得意地说出了谜底:“延安那边的《新华日报》知道吧?他父亲就是《新华日报》的总经理!”

        “什么?熊团长的父亲是共党?”施林先的话无疑于一声惊雷在人们耳边划过,惊得众人大张了嘴吧面面相觑却又作声不得。

        满意地看着席间之人吃惊的样子,施林先洋洋自得地端起酒坛给自己和团座倒满酒,两个人边看着众人的反应,边自斟自酌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张振清终于从巨大得震惊中首先清醒过来,满腹疑惑地提出自己的问题:“熊团长父亲是共党的事,军令部和蒋委员长难道会不知道?还能这么放心大胆的让他继续带兵?”

        狡黠地眨了眨眼睛,施林先解释起来:“这就显出委员长的过人之处了,疑人莫用,用人莫疑。不然为啥人家能是委员长呢?”

        听了这话,军官们不禁唏嘘不已。儿子是**,爹是**,而且还是个大**。亲生父子,两个阵营,一直可谓水火不相容。唯有抗战这个共同的目标,才让一双亲人真正站在了同一个阵营中并肩作战——老父亲在后方重庆用笔和算盘,儿子在缅甸前线用枪弹和热血。为了共同的使命和历史赋予的责任,两个信仰不同的人终于走在了一起为国效命。

        这个熊笑三一直效力于**的鞍前马后,官至中将军长。后来在徐州会战与他的师兄弟——陈毅、粟裕大战了一场,落败后侥幸逃出重围,直到最后去了台湾。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都是当兵的人,几杯酒下肚大家就哥长兄弟短的相互称呼起来,原本有些拘谨的气氛也渐渐变得随意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