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真相 (2 / 3)
营辖3个步兵连。连辖3个步兵排。排辖3个班(每排3挺轻机枪,30支步枪)。
此外,全师还辖有2个补充团,采用换装时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是当时咱们陆军中最精锐的三个德式师之一。
说完了人员配置,咱们接下来就要切中此番话题的重点——装备了。我部士兵当时的军服主要是棉布的,听说教导队那边冬天也有呢军服、呢大衣,春秋有驼绒夹衣,夏天是卡其短袖衫裤。但是就我所知,八十八师的军官们的确是有呢质军服的,士兵们穿的还是棉军衣。
配发的钢盔是德国1935年式,这点和德军相同。水壶为木塞盖子,椭圆形,使用肩背带,与目前德军挂在腰带上不同。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当时咱们全国陆军普遍仿制或采购的一种装备,并不是因德式训练才有的。乾粮袋杂物袋也是用背带跨肩,德军早期也是如此,后来才改系在腰带上。
单兵用的弹带也与德军不同,德军除了后来的伞兵之外,一直用的是皮制弹包;而咱们采用的是分为两种形式的帆布制长形弹带。一种为由肩上斜绕一周至腰间再绕一圈,这是一长条而不是两条,最后以布条打结系在腰间,这一种弹带有将近二十个弹包,是各部队主要使用的形式。也有两条较短型式的,有的在胸前交叉,有如X型,有的由两肩挂下,如同V字,当然也有肩上一条,腰上一条的用法。
步枪我们用的是中正式。只有少量部队换装了进口的德制毛瑟系列步枪。而且还不是德国的K98k,而是1924年式标准型StandardModell。刺刀,都在50cm以上,尤其是中正式,因为枪短,刺刀长达575公分。轻机枪是捷克式ZB26。
当时我部连级编制采用一连三排九班。一个班一挺轻机枪,轻机枪大多也都是捷克产的ZB26或27。人数每个步兵班在14人左右,其中有火力组轻机枪组、冲锋组步枪组的分别。重机枪是二十四年式仿马克沁水冷机枪。每一个步兵营有一个重机枪连。手枪用的最多的是毛瑟C96驳壳枪。
所以综上所述,各位弟兄可以清楚地知道,除了战防炮和高射炮以及部分装备的重型装备外,第八十八师并不像外界吹嘘的多么与众不同。要说起来啊,全国号称模范师的部队里面,还真有一个例外的,那就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该部全部按照当时德国陆军步兵师的编制编成,跟全国所有师级部队完全不同,并且只有他们才拥有自己独立的直属重炮部队。所以,也只有它才号称是御林军。就连我们师、三十六师和八十七师这几个号称中国陆军王牌的德式师也完全比不过他们。
说到这儿兄弟想特别啰嗦两句,不是说咱们国家没有考虑,不是说咱们国家不知道自己与日本军队的差距,不是说咱们国家不想把自己的军队装备的好一些,不是说外国就没有更好的武器装备,实在是因为咱们中国太穷了买不起啊!不要说是完全用德式装备来武装自己,就连国产的武器咱们都不够拿啊。”说到这儿的时候,杨冬青神色黯然的停止了讲解。
明白了事情真相的军官们也悲愤地低下了头。个别性急的军官气的攥紧了拳头狠狠地擂在了桌子上,发出“咚”的一声巨响,可并没有人表示不满或是阻止。
停了好一会,杨冬青拼命抑制着梗着喉头出声道:“所以,烦请各位以后再不要说什么德械师了。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德式师——以德军概念编装训练的新型师团。我要说的就这么多,咱们还是请大炮兄弟给咱们继续介绍武器吧。”说完,默默地转过身去,颓然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压抑沉闷的课堂上,所有人都被杨冬青描述的真相惊呆了。这个事实让在座所有人都有些接受不了,也完全颠覆了他们心中由来已久的观念。
在他们心目中,八十八师等这几支中央军里精锐中的精锐,曾经是他们的梦想、目标,甚至是神化。他们做梦都想统领这样一支军队去征战四方。所以,每当败绩,他们总在拼命地找借口、理由,在心中暗暗的安慰自己,认为自己的部下训练和手中的装备太过落后,可没想到,从杨冬青的嘴里,这个心目中的神话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